《雪夜吟竹屋因约友人明日登楚台》
时间: 2025-01-11 01:46: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只许吟踪向此来,
迳无吟屐损苍苔。
雪明霜树清於月,
人涤茶瓯瘦似梅。
古瓦旋磨成砚璞,
腐桐新琢作琴材。
晓晴不管寒侵青,
似看湘山上楚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雪夜的竹屋,诗人期待着明日与友人一同登上楚台的情景。诗人说,只有吟咏的足迹能来到这里,而不让吟咏的鞋子损坏青苔。雪光照耀,霜树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清晰,茶杯在手中显得瘦弱如梅花。古老的瓦片经过打磨成了砚台的块料,腐朽的桐木重新雕刻成琴材。清晨的阳光不在乎寒冷侵袭的青色,似乎能看到湘山的楚台。
注释
- 吟踪:吟咏的足迹。
- 吟屐:吟咏时所穿的鞋子。
- 苍苔:青苔,形容洁净的环境。
- 茶瓯:茶杯。
- 砚璞:未加工的砚石。
- 腐桐:已经腐朽的桐木。
- 楚台:楚国的高台,这里指代高远的理想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希迈,宋代诗人,字道远,号云溪,生于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雪夜,诗人独自一人在竹屋中,期待明日与友人一起登上楚台,观赏湘山的美景。诗中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友情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雪夜中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思念。开篇“只许吟踪向此来”,点出诗人对吟咏的热爱和追求,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精神追求。接下来的描绘中,诗人通过“雪明霜树清於月”的意象,营造出一个清冷而静谧的环境,仿佛在提醒读者诗人所处的时空氛围。
在“人涤茶瓯瘦似梅”一句中,诗人用茶瓯的瘦弱比喻梅花,传达出一种清冷和孤独的情感。同时,“古瓦旋磨成砚璞,腐桐新琢作琴材”则展示了诗人对传统工艺的尊重与欣赏,古瓦和桐木在诗人的笔下不仅是物品,更是文化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最后一句“似看湘山上楚台”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在对未来的畅想中,诗人展示了其心中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渴望,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传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只许吟踪向此来:强调只有吟咏的足迹能来到此地,表达对诗歌创作的执着。
- 迳无吟屐损苍苔:诗人希望吟咏的过程不影响环境的纯净。
- 雪明霜树清於月:描绘雪夜景象,雪光和霜树的清冷与明亮。
- 人涤茶瓯瘦似梅:用茶瓯的瘦弱比喻梅花,象征着清冷的情感。
- 古瓦旋磨成砚璞:展现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古瓦被加工成砚石。
- 腐桐新琢作琴材:腐朽的木材被重新雕刻,象征着生命的再生。
- 晓晴不管寒侵青:清晨的阳光不畏寒冷,表现出生命的顽强。
- 似看湘山上楚台:表达对未来美好景象的期待,象征理想与志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瘦似梅”形象地表达了茶瓯的清冷。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雪、霜、古瓦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一幅清冷而又美丽的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雪夜竹屋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渴望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纯洁与宁静,营造出清冷的氛围。
- 霜树:代表寒冷与坚韧,体现自然的力量。
- 古瓦:象征传统与历史,表达对文化的尊重。
- 桐木:象征生命与再生,反映出对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吟踪”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足迹
B. 诗人的吟咏
C. 诗歌的形式
D. 诗人的鞋子 -
“晓晴不管寒侵青”的意思是? A. 早晨的阳光太冷
B. 早晨的阳光不受寒冷影响
C. 寒冷影响了阳光
D. 早晨没有阳光 -
诗中提到的“楚台”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追求
C. 诗人的家乡
D. 自然风光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夜雨寄北》
诗词对比
- 赵希迈与杜甫:两者都在作品中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但赵希迈更多地融入了对友谊的渴望,而杜甫则更注重社会现实的反映。
- 赵希迈与白居易:白居易的诗歌更加平易近人,关注民生,而赵希迈的作品则更具文人气息,追求理想的境界与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