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从天上来 同王继学宪使赋》
时间: 2025-01-11 21:39: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从天上来 同王继学宪使赋
作者:张翥 〔元代〕
十里红楼。问声价如今,谁满扬州。白发书记,此日重游。
听取席上名讴。拥冰弦斜伫,更为我敛笑凝眸。
觅黄骝。看端端怎比,楚楚风流。
殷勤砑绫小草,写不尽宫汝,一段春柔。
淡水疏花,知谁消受,几度帘卷香收。
怕巫娥归去,空惆怅梦断情留。
把离愁。付行云行雨,楚尾吴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十里红楼的繁华景象,问现在的声价,谁还能够在扬州的繁华中独占鳌头。白发的书生,今天重游旧地。
听席间的名曲,冰冷的琴弦斜倚,凝视着我,似乎更为我收敛笑容,深情凝眸。
我在寻找那匹黄骝马,端端正正的样子怎能与楚楚动人的风流相比?
殷勤地在绫罗上写下小草的情意,表达不尽宫汝的柔情,春天的温柔。
淡水轻波荡漾,谁又能享受这清香,几度帘卷,香气收敛。
害怕巫女回去,空留惆怅,梦已断,情意依然留存。
把离愁,托付给行云行雨,楚地的尾声和吴地的头绪。
注释:
- 十里红楼:指的是扬州繁华的街市。
- 声价:指声望和价格。
- 白发书记:形容年长的书生。
- 席上名讴:指宴席上的名曲。
- 黄骝:一种马,象征着美好和理想的追求。
- 殷勤:形容热情周到。
- 巫娥: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象征着美丽和短暂的事物。
- 楚尾吴头:指代楚地和吴地,象征地域的分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著称。他的诗风多以描写春景、抒发离愁为主,常常展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代,当时社会动荡,但文人依然渴望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张翥在这首诗中,借助春天的意象,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温情的场景。开篇“十里红楼”,以宽广的视野引入,展现出繁华的扬州,接着通过“问声价如今,谁满扬州”提出了对时光流转、荣华富贵的思考。诗中反复提到的“白发书记”,既是对年华逝去的感叹,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听取席上名讴”,体现了对艺术与美的追求,而“拥冰弦斜伫”则用音乐来营造一种优雅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
接下来的“觅黄骝”更是将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展现得淋漓尽致,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与向往。
最后,诗人用“把离愁,付行云行雨”将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表现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洒脱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呈现出一个关于春天、人生、离愁的动人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里红楼:描绘繁华的场景,暗示热闹与美好。
- 问声价如今,谁满扬州:提及时光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 白发书记,此日重游:表达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 听取席上名讴:引入音乐,营造氛围。
- 拥冰弦斜伫,更为我敛笑凝眸:细腻描写,表现情感的深邃。
- 觅黄骝: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
- 殷勤砑绫小草,写不尽宫汝,一段春柔:细腻的情感和美好的回忆。
- 淡水疏花,知谁消受,几度帘卷香收:抒发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
- 怕巫娥归去,空惆怅梦断情留:表达对短暂美好事物的惋惜。
- 把离愁。付行云行雨,楚尾吴头:将情感寄托于自然,表现洒脱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骝”比作理想和追求。
- 拟人:将离愁与自然元素结合,赋予情感。
- 对仗: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向往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呈现出浓厚的离愁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楼:象征繁华与美好。
- 黄骝:象征理想与追求。
- 冰弦:象征艺术与情感的深邃。
- 淡水疏花:象征自然之美与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十里红楼”指的是什么?
- A. 繁华的街市
- B. 一座大楼
- C. 一种建筑风格
-
“觅黄骝”象征什么?
- A.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音乐的热爱
-
“把离愁,付行云行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洒脱
- C. 怒火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现春天的美好与对国家的思考,但更侧重于政治的忧虑。
- 《月下独酌》: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情感表现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意象与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