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从天上来》
时间: 2025-01-11 21:56: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袅袅秋风。听响彻云间,彩凤啼雄。嬴女飞下,玉佩玲珑。肠断十二台空。渺霜天如海,写不尽楚客情浓。烛销红。更锵金振羽,变徵移宫。扬州旧时月色,叹水调如今,离唱谁工。露叶残蛾,蟾花遗粉,寂寞琼树香中。问坡仙何处,沧江上鹤梦无踪。思难穷。把一襟幽怨,吹与鱼龙。
白话文翻译:
轻柔的秋风,传来响彻云际的声音,彩凤在高空中啼鸣。美丽的嬴女飞下,佩戴着玲珑的玉佩。可怜的我在空荡荡的十二台上,心肠断裂。渺茫的霜天如同大海,无法尽述楚地游子的深情。红烛燃尽,琴声铿锵,变换着曲调。曾经扬州的月色,如今叹息水调,离别的歌声谁能唱得好?露水沾湿的叶子上残留着蛾子,蟾蜍和花瓣的粉末,在寂寞的琼树香中。问问坡仙他在哪儿,沧江之上那白鹤的梦迹无踪。思绪难以穷尽,把这一身幽怨,吹送给鱼龙。
注释:
- 袅袅:形容轻柔的样子。
- 响彻云间:声音响亮而传播到云的上方。
- 彩凤:传说中的美丽凤凰,象征着美好。
- 嬴女:指美丽的女子。
- 玉佩:一种装饰品,通常用玉石做成。
- 肠断:形容心情悲伤,肠子似乎断了。
- 十二台:古代指代宫廷中的女子。
- 楚客:指楚地的游子,带有思乡的情感。
- 烛销红:红色的蜡烛熄灭了。
- 扬州:古代繁华的城市,以美丽的月色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翥,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及自然景物,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浪漫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代,反映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及对美好过往的追忆。元代诗歌多受宋诗影响,张翥的作品则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意象的丰富。
诗歌鉴赏:
《春从天上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诗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过往的追忆。开头的“袅袅秋风”便营造出一种轻柔、清新的氛围,接着引出“彩凤啼雄”,展现了秋天的生机与美丽。而“嬴女飞下,玉佩玲珑”则将女儿的美丽与秋天的景色巧妙结合,传达出一种柔美的情感。
诗的中间部分“渺霜天如海,写不尽楚客情浓”更是表达了游子对故乡无法尽述的思念之情,情感深邃而浓烈。最后几句以“问坡仙何处,沧江上鹤梦无踪”结束,给人一种无尽的惆怅与孤独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渲染,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袅袅秋风:轻柔的秋风,象征着季节的变迁。
- 听响彻云间,彩凤啼雄:声音穿透云层,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 嬴女飞下,玉佩玲珑:美丽的女子从高处飞下,佩戴着精致的玉饰,增加了诗的美感。
- 肠断十二台空: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无奈。
- 渺霜天如海,写不尽楚客情浓:比喻游子心情的深邃与复杂。
- 烛销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过去的美好。
- 扬州旧时月色: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
- 问坡仙何处:坡仙即李白,诗人向往李白的自由洒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霜天比作大海,形象地表达思乡之情。
- 拟人:将风、烛等自然元素赋予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多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思乡与孤独,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渲染,展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 秋风: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无常。
- 彩凤:象征着美好、吉祥的事物。
- 嬴女:代表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 蜡烛: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消逝。
- 沧江:代表着游子的漂泊和无归之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彩凤”象征着什么?
- A. 美好
- B. 悲伤
- C. 失落
-
“问坡仙何处”中的坡仙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战争
- B. 思乡
- C. 自然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张翥与李白的作品在思乡情感上有相似之处,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孤独感和离愁别绪。两者在意境和情感上各具特色,但都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向往。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李白与他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