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参与蔡公三首》

时间: 2025-01-27 04:22:46

蔡公遂委笃,朝野共嘘欷。

子不税冕去,王将以衮归。

风涛如此急,人物眇然稀。

自古难全传,今无一可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参与蔡公三首
作者:刘克庄

蔡公遂委笃,朝野共嘘欷。
子不税冕去,王将以衮归。
风涛如此急,人物眇然稀。
自古难全传,今无一可讥。

白话文翻译:

蔡公已经去世,朝廷和百姓都为他哀叹。
他的儿子不再承袭爵位,国君将以帝王的法袍归来。
风浪如此汹涌,世间人物稀少。
自古以来,难以全身而退,今天没有人可以指责他。

注释:

字词注释:

  1. 蔡公:指蔡京,宋代著名政治家,因权臣而遭后世非议。
  2. 遂委笃:遂,表达到达;委,交托;笃,深厚。意为蔡公的品德深厚,众人感慨。
  3. 税冕:指承袭爵位,冕是古代的王冠,象征权力。
  4. :衮是古代帝王的服饰,象征权威和地位。
  5. 风涛如此急:风浪急,形容世事动荡不安。
  6. 人物眇然稀:人物,指人;眇然,稀少的样子。

典故解析:

  • 自古难全传:借指历史上许多名人难以完全保全名声,提及历史人物的遭遇与评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伯荫,号千里舟,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家。生于南宋时期,历经多个朝代的变迁,其诗歌以豪放、清新著称,常表达对时局的悲观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士人失意之时。诗中追忆蔡公,反映出诗人对时政的不满与对历史人物的同情,表达出对忠臣之死的哀悼。

诗歌鉴赏:

《挽参与蔡公三首》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对蔡公的悲悼和对世事的感慨。诗的开头“蔡公遂委笃,朝野共嘘欷”,通过描绘蔡公去世后朝野的哀叹,展现出他在世时的影响力与德行。接下来的“子不税冕去,王将以衮归”,则进一步揭示出政治权力的转变,暗示着蔡公的儿子没有机会继承父业,反映出一个权臣家庭的悲剧。

“风涛如此急,人物眇然稀”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当时动荡的政治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格外稀疏,仿佛在预示着人心的冷漠与世态的炎凉。“自古难全传,今无一可讥”,这一句总结出诗人的感慨,历史上许多忠臣都难以全身而退,诗人在此不仅是在为蔡公感到惋惜,更是在批判当时的政治环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引发读者对现实的深思,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无奈与悲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蔡公遂委笃:蔡公的品德深厚,给人以深刻印象。
  2. 朝野共嘘欷:朝廷和人民一起为他的离去感到悲伤,显示了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3. 子不税冕去:他的儿子不再承袭爵位,表现出家族的衰落。
  4. 王将以衮归:国君将以帝王的身份归来,暗示权力的转移。
  5. 风涛如此急:形容当时的动荡局势。
  6. 人物眇然稀: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疏离。
  7. 自古难全传:历史上忠臣难以保全名声。
  8. 今无一可讥:今天没有人可以指责他,表达对蔡公的同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朝野共嘘欷”与“子不税冕去”,形成对比,增强诗意。
  • 比喻:用“风涛”比喻政治局势,形象而生动。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蔡公的哀悼,反映出政治动荡与人心冷漠,表达了对历史忠臣的同情与对现实的不满。诗中流露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世的无奈,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蔡公:象征忠臣。
  • :代表权力和地位。
  • 风涛:象征动荡的社会环境。
  • 人物:指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诗中的主题,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蔡公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忠臣
    B. 叛徒
    C. 平民
    D. 外敌

  2. “风涛如此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安静祥和
    B. 动荡不安
    C. 快速发展
    D. 平淡无奇

  3. 诗中提到的“冕”指的是什么? A. 武器
    B. 法袍
    C. 冠冕
    D. 文具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克庄的诗更侧重于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感慨,而杜甫则是通过对国破家亡的描写,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时局的无奈。两者都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