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虚一》

时间: 2025-01-27 04:21:15

几载皖山耕,忽提孤剑行。

战场中有骨,尺籍上无名。

马自寻归路,身空试贼营。

却疑兵解去,曾说炼丹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几载皖山耕,忽提孤剑行。
战场中有骨,尺籍上无名。
马自寻归路,身空试贼营。
却疑兵解去,曾说炼丹成。

白话文翻译:

几年来我在皖山耕作,忽然提起孤剑出行。
战场上尸骨满地,名册上却没有他们的名字。
马儿自个儿寻找回家的路,我却空着身子试探敌营。
不禁怀疑敌军已经解散,曾传闻炼丹可以长生不老。

注释:

  • 皖山:指安徽省的山,可能暗指诗人的故乡或耕作之地。
  • 孤剑:象征着孤独、勇敢的出征。
  • 尺籍:指的是名册、登记,通常用于记录战死者的姓名。
  • 贼营:敌人的营地。
  • 炼丹:古代道教炼制长生不老药的活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孟群,号白云,宋代诗人和政治家,生于今江苏省。他在诗歌和词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作品常表现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刘克庄晚年,正值南宋与金、元多次战争的时期,诗人经历了战乱的苦痛,反映了他对战场无情和生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陈虚一》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战诗。诗的开头描绘了作者在艰苦环境中耕作的场景,表现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珍惜。然而,随着“忽提孤剑行”的转折,诗人带着孤独与勇气走上了战场,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接下来的两句“战场中有骨,尺籍上无名”则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许多英勇战士在战场上牺牲,却在名册上无处可寻,显示了对无名英烈的惋惜和对战争无情的控诉。

“马自寻归路,身空试贼营”表现了诗人对归属的思考。马儿自有归路,而诗人却在敌营中徘徊,暗示着他对于国家、人民的责任和使命感。最后一句“却疑兵解去,曾说炼丹成”则引发了对长生和不死的哲思,似乎在质疑战斗的意义,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战乱的沉痛反思,以及对生命与归属的深切思考。刘克庄在此诗中不仅仅表达了个人的感受,更是对整个时代的无情控诉和对未来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几载皖山耕:几年来在皖山耕种,表明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2. 忽提孤剑行:突如其来的战争使得诗人不得不带上孤剑出征,象征着孤独和勇气。
  3. 战场中有骨:战场上满是尸骨,显示出战争的残酷。
  4. 尺籍上无名:许多英勇的战士却没有留下姓名,反映出对无名英烈的惋惜。
  5. 马自寻归路:马儿自然知道归路,暗示着诗人对归属的思考。
  6. 身空试贼营:诗人空身进入敌营,代表着他对责任的承担。
  7. 却疑兵解去:诗人对敌军是否已经解散产生怀疑,暗示战争的不可预测性。
  8. 曾说炼丹成:曾有人说炼丹能成仙,表现出对长生的渴望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比:耕作与战斗的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矛盾。
  • 象征:孤剑象征着勇气与孤独,尸骨象征着战争的残酷。
  • 反问:用反问的方式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和对生命的思索,表现了诗人对无名英烈的惋惜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揭示了战乱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的深刻影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剑:象征着孤独的勇气和无奈的出征。
  • :代表战争带来的死亡与悲剧。
  • :象征归属和自然的力量,暗示着归家的渴望。
  • :象征长生与追求,不仅是对物质的追求,更是对精神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尺籍”指的是什么? A. 名册
    B. 军队
    C. 书籍
    D. 田地

  2. 填空题:在诗中,诗人的马自寻归路,而他则身空试__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炼丹”是指古代的炼金术。(对/错)

答案:

  1. A
  2. 贼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克庄的《陈虚一》更多地体现了对战争的反思和无奈,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兴衰与百姓的苦难。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主题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词典与修辞手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