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

时间: 2025-02-04 16:11:14

水西云北。

锦苞泫露无颜色。

夜寒花外眠双鶒。

莫唱江南,谁是鹧鸪客。

薄情青女司花籍。

粉愁红怨啼螀急。

月明倦听山阳笛。

渺渺征鸿,千里楚天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落魄
水西云北。锦苞泫露无颜色。夜寒花外眠双鶒。莫唱江南,谁是鹧鸪客。薄情青女司花籍。粉愁红怨啼螀急。月明倦听山阳笛。渺渺征鸿,千里楚天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而忧伤的场景:水面在西边,云彩在北边,锦绣的花瓣上挂着露水,失去了颜色。夜晚寒冷,我在花外静静地睡着,像一对孤独的鶒鸟。不要再唱江南的歌了,谁是那鹧鸪的客人呢?薄情的青女掌管着花的命运,粉色的愁苦和红色的怨恨使得蛙声急促。明亮的月光下,我倦于倾听山阳的笛声。渺渺的征鸿飞过,千里楚天一片碧蓝。

注释:

  • 锦苞:指华美的花朵。
  • 泫露:露水滴落。
  • 双鶒:指一对鶒鸟,象征孤独。
  • 鹧鸪:一种鸟,常与情感相联系。
  • 青女:指掌管植物生长的神灵,象征薄情。
  • 螀急:蛙声急促,表现出焦虑的情绪。
  • 征鸿:指飞翔的鸿雁,象征离别和思念。

典故解析:

  • 鹧鸪客:古代文人常用鹧鸪来象征情感的孤独与离别,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 青女:与古代神话中掌管花草生长的神灵相关,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奈和对命运的叹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仇远,字文达,号云卿,宋代词人,擅长词作,尤其以情感细腻和意境深邃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诗人心中对故乡、对爱情的思念之时,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矛盾。

诗歌鉴赏:

《醉落魄》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邃的词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孤独与离别的深切感受。开篇"水西云北"就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自然环境,随着描写的深入,夜寒的氛围和双鶒的意象愈发凸显出诗人的孤独感。尤其是"莫唱江南,谁是鹧鸪客"一句,既表现了对故乡的眷恋,也揭示了情感的失落。

此词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情淡薄的无奈。词中提到的"薄情青女"和"粉愁红怨"等词句,生动地反映出内心深处的悲伤与愁苦。最后的“渺渺征鸿,千里楚天碧”则将孤独与辽阔结合,展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渺茫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西云北:描绘出一种宁静的环境,水在西边,云在北边,意境悠远。
  • 锦苞泫露无颜色:华美的花瓣上挂着露水,失去了色彩,暗示悲凉。
  • 夜寒花外眠双鶒:夜晚寒冷,在花外孤独地沉睡,象征孤独。
  • 莫唱江南,谁是鹧鸪客:劝诫不再唱关于江南的歌,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 薄情青女司花籍:青女代表薄情,掌管花的命运,传达对爱情的无奈。
  • 粉愁红怨啼螀急:粉色的愁苦与红色的怨恨交织,蛙声急促,表现焦虑。
  • 月明倦听山阳笛:明亮的月光下,心中倦怠,难以倾听笛声。
  • 渺渺征鸿,千里楚天碧:鸿雁飞过,千里之外的楚天,展现思乡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薄情青女”用人来比喻自然,赋予情感。
  • 对仗:水西云北、夜寒花外,形成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描写和情感流露,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思念与孤独,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柔情与思念。
  • :象征孤独与漂泊。
  • :象征美好与短暂。
  • 鶒鸟:象征孤独与无奈。
  • 月亮:象征思念与寂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鹧鸪”象征什么? A. 美好爱情
    B. 孤独与离别
    C. 友情

  2. “薄情青女”指的是什么? A. 一位女子
    B. 掌管花的神灵
    C. 自然现象

  3. 诗中“渺渺征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与思乡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失落,情感细腻,意象丰富。
  • 唐婉《钗头凤·世情薄》:表现了爱情的无奈与人生的悲凉,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