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花洞》

时间: 2025-01-26 04:37:02

洞里花开无定期,落红曾见逐泉飞。

仙人应向青山口,管却春花不与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榴花洞 蔡襄 〔宋代〕 洞里花开无定期,落红曾见逐泉飞。 仙人应向青山口,管却春花不与归。

白话文翻译:

洞中的花开没有固定的时间,我曾见过落花随着泉水飞舞。 仙人应该在青山口,管理着春天的花朵不让它们随春归去。

注释:

  • 落红:指落花。
  • 逐泉飞:随着泉水飘飞。
  • 仙人:传说中的神仙。
  • 管却:管理,控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游览山水时,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仙境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的洞穴,洞中的花开无定期,落花随泉水飞舞,诗人想象仙人在青山口管理着春天的花朵,不让它们随春归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仙境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洞中花开的无定期和落花随泉水飞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的“仙人应向青山口,管却春花不与归”一句,更是将自然景象与仙境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慰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洞里花开无定期”:这句描绘了洞中花开的神秘和不可预测,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2. “落红曾见逐泉飞”:这句通过落花随泉水飞舞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动态。
  3. “仙人应向青山口”:这句引入了仙人的形象,增加了诗的仙境色彩。
  4. “管却春花不与归”:这句表达了仙人管理春天花朵的想象,不让它们随春归去,增加了诗的神秘和超脱感。

修辞手法:

  • 拟人:将仙人拟人化,管理春天的花朵,增加了诗的生动性和神秘感。
  • 比喻:落花随泉水飞舞的景象,比喻自然的美丽和动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仙境的向往,通过描绘洞中花开的无定期和落花随泉水飞舞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洞中花开:象征神秘和不可预测。
  • 落红逐泉飞:象征自然的美丽和动态。
  • 仙人青山口:象征仙境和超脱尘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落红”指的是什么? A. 落下的红色果实 B. 落花 C. 落下的红色叶子
  2. 诗中的“仙人”在做什么? A. 管理春天的花朵 B. 采摘花朵 C. 欣赏花朵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美的赞美 B. 对仙境的向往 C. 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渴望

答案: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赤壁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慨。
  • 黄庭坚《登快阁》:通过对快阁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苏轼《赤壁赋》与蔡襄《榴花洞》:两者都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但苏轼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而蔡襄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蔡襄的诗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