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歌十首 其三》

时间: 2025-01-11 23:44:36

碧楼含夜月,紫殿争朝光。

彩墀散兰麝,风起自生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碧楼含夜月,紫殿争朝光。
彩墀散兰麝,风起自生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和晨光交织的画面。青翠的楼阁在夜晚的月光中显得格外迷人,紫色的殿宇在清晨的阳光下争相展现光辉。楼台的彩色台阶上散发着兰花和麝香的芬芳,微风吹起,芳香自然而生。

注释:

  • 碧楼:青翠的楼阁,象征着美丽和高雅。
  • 含夜月:承载着夜晚的月光,表达出夜色的宁静。
  • 紫殿:紫色的殿宇,象征着尊贵和华丽。
  • 争朝光:争相展现晨光,表现出光辉的竞争。
  • 彩墀:五彩斑斓的台阶,营造出一种华美的氛围。
  • 散兰麝:散发出兰花和麝香的香气,表达出优雅的气息。
  • 风起自生芳:风一吹,香气自然飘散,表现出自然之美。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碧楼”、“紫殿”等意象,体现出南北朝时期对宫殿的想象与描绘,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奢华与文化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鲍照(约414年-466年),字明远,号少游,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个人情感、自然景观和历史感悟,在当时文学界享有盛名。

创作背景:

《中兴歌十首》的创作背景与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文化复兴密切相关。鲍照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的时代,他通过诗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局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中兴歌三首》以其清新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南北朝时期诗歌的独特魅力。诗中描绘了夜晚和清晨的交替,体现出作者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开篇以“碧楼含夜月”引入,展现出宁静的夜色,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接着“紫殿争朝光”,则迅速转入朝阳初升的生机与活力,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着希望与新生。后两句“彩墀散兰麝,风起自生芳”更是通过细腻的香气描写,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情感。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美,更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碧楼含夜月:青色的楼阁在夜晚的月光中显得格外静谧,展现出一种幽雅的气氛。
  2. 紫殿争朝光:紫色的殿宇在晨光中显得熠熠生辉,象征着权力与尊贵。
  3. 彩墀散兰麝:色彩斑斓的台阶上散发着兰花和麝香的芬芳,营造出一种华美的感觉。
  4. 风起自生芳:风起时,清香自然而生,进一步增强了自然的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楼阁、殿宇比作容器,承载着月光和晨光,增强了意象的表现力。
  • 对仗:前两句、后两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风起时香气自然飘散,赋予风以生命,表现出自然的灵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楼:象征着宁静与优雅。
  • 紫殿:象征着尊贵与华丽。
  • 兰麝:象征着纯洁与高雅的气息。
  • :象征着自然的动感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碧楼含夜月”描绘的是哪个时间的景象?

    • A. 早晨
    • B. 昏暗的夜晚
    • C. 中午
    • D. 傍晚
  2. 诗中提到的“紫殿”象征着什么?

    • A. 简陋
    • B. 尊贵
    • C. 普通
    • D. 贫穷
  3. “风起自生芳”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恐惧
    • B. 自然之美
    • C. 忧伤
    • D. 疲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描绘了夜晚的思乡情绪。
  • 《早发白帝城》:李白的诗作,展现了清晨的美景与朝气。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vs. 《中兴歌十首 其三》
    • 两首诗都描绘了夜晚的美景,但《静夜思》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中兴歌三首》则更注重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参考资料:

  • 《鲍照诗集》
  • 《南北朝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