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谭彦成学士早春五首
作者: 李弥逊
十二楼台白玉成,云车翻日上觚棱。
太平何许同民乐,天阙双龙护一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的景象,十二座楼台宛如白玉建成,云彩在阳光下翻滚,映照着高耸的觚棱。太平盛世在哪里,百姓何以乐享其乐?天上的神龙双双守护着一盏明灯,象征着国家的安宁与希望。
注释:
字词注释:
- 十二楼台: 指高楼大厦,象征繁华与气派。
- 白玉成: 形容楼台如白玉般光洁,寓意美丽。
- 云车: 指云彩如车,形象地描绘出天际的景象。
- 翻日: 形容阳光照耀下的美丽景象。
- 觚棱: 指高耸的建筑物,象征气势。
- 太平: 指国家安定、百姓安乐的美好局面。
- 天阙: 天上的宫阙,象征着神灵的存在。
- 双龙护一灯: 比喻神龙守护着国家的希望与安宁。
典故解析:
- 双龙: 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着权力与威严,双龙护灯寓意着神灵的庇佑,体现了人们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精湛的诗艺而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早春时节,正值国家繁荣之际,诗人借初春的美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安定、百姓幸福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初春的景象,展示了国家的繁荣与希望。开篇以“十二楼台白玉成”展现了宏伟壮丽的建筑,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令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而富有朝气的景象。接着“云车翻日上觚棱”,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云彩,形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画面,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新的希望。
接下来的“太平何许同民乐”,则转而引入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诗人提出了对太平盛世和百姓幸福的追问,渗透出一种深深的关怀和思考。最后一句“天阙双龙护一灯”,以龙的形象象征国家的安宁与光明,暗示着在强大的守护下,国家会走向繁荣昌盛。
整首诗情感深邃,层次分明,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出作者高尚的情操和深刻的历史意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二楼台白玉成”: 描绘了初春时节的建筑景象,寓意繁华与富丽。
- “云车翻日上觚棱”: 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景观结合,展现光明与希望。
- “太平何许同民乐”: 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安定与民众幸福的渴望。
- “天阙双龙护一灯”: 用龙的象征寓意国家的庇护与光明前景。
修辞手法:
- 比喻: “云车”“白玉”形象生动,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
- 对仗: “太平何许”“同民乐”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安宁的期盼,对百姓幸福生活的殷切关怀,反映了诗人高尚的情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楼台: 象征繁华与文化。
- 云车: 代表自由与流动的美。
- 双龙: 代表强大的保护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十二楼台”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繁华
- C. 战争
- 答案: B
-
“太平何许同民乐”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 A. 对未来的无奈
- B. 对民生的关心
- C. 对战争的渴望
- 答案: B
-
“天阙双龙护一灯”中的双龙象征什么?
- A. 乡村
- B. 神圣的保护
- C. 平民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现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但更强调了个人的情感与壮志,而李弥逊的作品则更加关注于社会的安定和民众的安乐。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