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石晓景图》

时间: 2025-01-27 04:16:10

霜骨云根惨淡愁,宿烟封著未全收。

将归与说文通后,写得松江岸上秋。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松石晓景图

作者: 陆龟蒙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霜骨云根惨淡愁,宿烟封著未全收。
将归与说文通后,写得松江岸上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霜冷的骨骼,云朵的根脉,令人感到一阵阴郁的愁苦,宿留的烟雾笼罩着大地,似乎还没有完全散去。等我回去后再与文人们交流,写下这幅松江岸边的秋景。

注释:

字词注释:

  • 霜骨: 意指寒冷的骨骼,形容寒霜的侵袭。
  • 云根: 比喻云的根源,指天空中云雾的缭绕。
  • 惨淡愁: 表达一种阴郁、忧愁的情感。
  • 宿烟: 指久留的烟雾,形容环境的朦胧。
  • 封著: 被封住、覆盖的状态。
  • 全收: 完全收起、消散的意思。
  • 文通: 指与文人交流,谈论文学。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松江”是指松江水域,常与秋天的景色相联系,诗人通过描绘此地的秋景,表达了个人的忧愁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寄托了自己的心绪,反映了当时个人与社会的矛盾。

诗歌鉴赏:

《松石晓景图》是一首典型的唐代山水诗,诗人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情感的抒发,将秋天的松江景色与自身的感受紧密结合。开头的“霜骨云根惨淡愁”即以“霜骨”这一意象引出秋天的寒冷,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气氛,给人以视觉与心理的双重冲击。而“宿烟封著未全收”则描绘了晨雾未散的状态,增添了若隐若现的朦胧感。诗人在此不仅是在描绘自然景象,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人生、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末句“将归与说文通后,写得松江岸上秋”则显示出一种期待与希望,诗人希望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表达这份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兼具了自然美与人文关怀,是唐代山水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霜骨云根惨淡愁: 通过“霜骨”与“云根”构建出一幅寒冷、阴沉的画面,表现诗人心中的哀愁。
  2. 宿烟封著未全收: 描述早晨的烟雾未散,隐喻诗人心中无法解开的忧虑。
  3. 将归与说文通后: 表达诗人对未来交流的期待,隐含着对文学的热爱。
  4. 写得松江岸上秋: 最后的总结,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结合,形成对秋天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 “霜骨”比喻寒冷的感觉,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 “宿烟封著”使烟雾具有人性,呈现出一种生动的景象。
  • 对仗: 全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细腻观察与由此引发的个人情感,展现了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忧愁,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交流的期待,体现了人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寒冷、孤独的象征。
  • : 变化与流动,代表诗人内心的思绪。
  • : 模糊与朦胧,象征着未解的忧愁。
  • 松江: 代表自然的宁静与诗意,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霜骨”在诗中主要表达哪种情感?

    • A) 快乐
    • B) 悲伤
    • C) 愤怒
    • D) 宽慰
  2. “将归与说文通后”中的“文”指什么?

    • A) 书信
    • B) 文学
    • C) 文章
    • D) 道理
  3. 诗中的“宿烟”代表什么?

    • A) 清晨的雾气
    • B) 夜晚的星星
    • C) 夕阳的余辉
    • D) 春天的花香

答案:

  1. B) 悲伤
  2. B) 文学
  3. A) 清晨的雾气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诗词对比: 王维与陆龟蒙在山水诗中都有独特的表现,王维更注重于心灵的宁静与哲理,而陆龟蒙则更强调内心的情感波动。两者的作品在意境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情感的表达方式却迥然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