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倚阑干》
时间: 2025-01-11 02:21: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萼红·倚阑干
作者:张炎 〔宋代〕
倚阑干。问绿华何事,偷饵九还丹。
浣锦溪边,餐霞竹里,翠袖不倚天寒。
照芳树晴光泛晓,护么凤无处认冰颜。
露洗春腴,风摇醉魄,听笛江南。
树挂珊瑚冷月,叹玉奴妆褪,仙掾诗悭。
谩觅花云,不同梨梦,推篷恍记孤山。
步夜雪前村问酒,几消凝把做杏花看。
得似古桃流水,不到人间。
白话文翻译:
我靠着栏杆,问那绿华花为何事,偷偷地寻觅九还丹的路。
在浣洗锦绣的溪边,享受着霞光的照耀,在竹林中,翠袖不敢倚靠寒冷的天空。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芳树,护着那只凤凰,无处可认得她的冰冷容颜。
露水洗净了春日的丰腴,微风摇曳醉人的心魄,听着江南的笛声。
树梢挂着冷月似的珊瑚,叹息着玉奴的妆容褪去,仙人也因诗作愁苦。
徒然寻找花云,却与梨花梦境不同,推开帆篷恍惚间忆起孤山。
步行在夜雪前的村庄问酒,几度消磨着凝望杏花的时光。
得到如古桃流水般的景致,却不在凡间。
注释:
- 倚阑干:倚靠在栏杆上,表示一种闲适的状态。
- 绿华:指的可能是春天的花。
- 九还丹: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长生不老药。
- 浣锦:洗涤华丽的衣物,形象地描写出溪边的宁静。
- 翠袖:形容女子的衣袖,暗指美丽的女子。
- 冰颜:比喻女子清冷的美貌。
- 仙掾:指神仙的文书,通常与高雅的诗作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炎,字子昂,号雪窗,宋代词人,生于南宋时期,以词风清雅、婉约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女性之美,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交融,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一萼红·倚阑干》是张炎的经典作品之一。全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在自然中闲适的心境。开篇的“倚阑干”便营造了一个优雅的环境。诗人用“问绿华何事,偷饵九还丹”引入对长生的幻想,表现出对逝去青春的感慨。
接下来的描写中,通过“浣锦溪边,餐霞竹里”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女子的柔美,给人以清新之感。“照芳树晴光泛晓”则是晨光初照的意象,寓意新的开始。整首词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渴望,特别是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词中涉及的意象丰富多彩,既有自然景物,也有人物情感,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最后一句“得似古桃流水,不到人间”则是对人间情感的无奈,表达出一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倚阑干”: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境。
- “问绿华何事,偷饵九还丹”:表达对长生和美好事物的追求。
- “浣锦溪边,餐霞竹里”:描绘自然景色的优美,带有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翠袖不倚天寒”:反映出女子在寒冷环境中的柔美。
- “照芳树晴光泛晓”:晨光照耀下的美丽景象,象征希望。
- “护么凤无处认冰颜”:表达对美丽女子的迷恋。
- “露洗春腴,风摇醉魄”:自然的魅力让人陶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冰颜”比喻女子的美丽,营造出清冷的感觉。
- 拟人:自然景物如“风摇醉魄”,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与人物情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栏杆:象征着一种隔离与思考的空间。
- 绿华:春天的花,象征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 桃流水:古典意象,象征着流逝的时光与珍贵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倚阑干”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寂寞
B. 闲适
C. 愤怒
答案:B -
“九还丹”象征了什么? A. 长生不老的愿望
B. 美食
C. 旅行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翠袖”指代什么? A. 自然景物
B. 美丽的女子
C. 一种植物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诗词对比:
- 张炎与李清照的词风各有千秋,前者偏重于描绘自然与理想生活,后者则注重情感表达与个人经历的沉淀。两者均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相关研究论文与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