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 其一》
时间: 2025-01-11 01:28: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身大叶耸丛丛,生处虽殊臭味同。
全带安期溪涧碧,微偷勾漏箭砂红。
闻名久向骚经内,识面翻从要服中。
等是海山闲草木,东皇一顾便春风。
白话文翻译:
这朵兰花枝干修长,叶片宽大,成丛而立;生长的环境虽然不同,但散发的气息却是相似的。它全身披着安期溪涧的碧绿,隐约透出微红的色彩,就像勾勒出的箭头一样。听说它的名声已经久远,早已在骚人笔下流传,识得它的面貌就像从衣服中翻出来的。它就像海边山间的闲散草木,只需东皇一瞥,便能带来春风的气息。
注释:
字词注释:
- 长身大叶:形容兰花的茎干修长,叶子宽大。
- 耸丛丛:形容兰花成片成丛,生长得很茂盛。
- 安期溪涧:指的是一种特定环境的水流,暗指兰花生长的幽静之地。
- 微偷勾漏:形容红色的花瓣隐约可见,像是偷偷露出来的样子。
- 东皇:指的是中国神话中的东皇太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典故解析:
- 骚经:指《离骚》,是屈原的名作,常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安期:指的是传说中的安期生,象征着长生不老和逍遥自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牥(Pān Páng),字季华,号止斋,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细腻,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是社会动荡、文人纷纷追求理想和超脱生活的年代。兰花作为一种清雅的植物,成为了许多文人寄托情感的象征。
诗歌鉴赏:
这首《兰花 其一》通过描绘兰花的形态与气味,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长身大叶耸丛丛,生处虽殊臭味同”,生动地描绘了兰花的高雅和独特,反映出作者的审美情趣。接下来的描写将兰花与溪涧的碧绿相结合,强调了兰花生长环境的清幽和自然的和谐美。诗中提到的“微偷勾漏箭砂红”,细腻地表现出兰花的颜色变化,暗示了其内敛而高贵的气质。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提及“骚经”和“东皇”,将兰花与文化传统相连,表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美。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精神追求的追溯,展现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生命的芳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身大叶耸丛丛:描述兰花的形态,突出其高大和茂盛,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 生处虽殊臭味同:暗示不同环境中的兰花仍有共通的气味,象征着内在的纯净与高雅。
- 全带安期溪涧碧:用色彩描绘兰花的生长环境,展现其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 微偷勾漏箭砂红:细腻的色彩描写,强调了兰花的独特之美。
- 闻名久向骚经内:将兰花的名声与古典文化相连,体现诗人对传统文学的尊重。
- 识面翻从要服中:表达了对兰花的熟悉与亲切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 等是海山闲草木:将兰花与自然中的其他植物相提并论,强调其自然之美。
- 东皇一顾便春风:用神话人物来象征春的到来,展现出兰花的魅力和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兰花的生长环境与溪涧的颜色相联系,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兰花以情感,描绘其生长的过程犹如生命的舞蹈。
- 对仗:诗的结构严谨,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兰花的形态、色彩与生长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文人情怀的追求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花:象征高洁、优雅的品格。
- 溪涧:代表自然的清幽与宁静。
- 春风:象征着生机、希望与新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潘牥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东皇”是指:
A) 一位历史人物
B) 神话中的神祇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季节 -
诗中“长身大叶耸丛丛”主要描绘的是:
A) 兰花的颜色
B) 兰花的形态
C) 兰花的气味
D) 兰花的生长环境
答案:
- C) 潘牥
- B) 神话中的神祇
- B) 兰花的形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兰亭序》王羲之
- 《月下独酌》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兰亭序》:同样描绘自然风光,但更注重友情与人生哲理。
- 《月下独酌》:强调个人情感与孤独,展示诗人的内心世界。
- 《静夜思》:表现了思乡情怀,与《兰花 其一》有相似之处,但主题更为聚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兰花的文化寓意与象征》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潘牥的《兰花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