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

时间: 2025-01-22 21:46:03

平等平等,复过莱州,须行救拯。

害风儿、阐化匀均,化良归善肯。

二仪三耀常为正。

察人心、恰如斗秤。

若不高、更没于低,也神仙有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梢青》 平等平等,复过莱州,须行救拯。
害风儿阐化匀均,化良归善肯。
二仪三耀常为正。
察人心恰如斗秤。
若不高更没于低,
也神仙有应。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平等和公正的追求,提到莱州的救助行程和对人心的观察。诗人认为,只有在生活中保持均衡,才能实现善良与正义。人心的沉浮就像斗秤一样,若不高就会被压于低,而即使是神仙也有回应。

注释:

字词注释:

  • 平等:公平,无差别的对待。
  • 莱州:古地名,可能指代某种地方背景。
  • 害风:可能指代不好的风气或环境。
  • 二仪三耀:道教理念,指天地的基本法则与光明正大。
  • 斗秤:比喻人心的权衡。

典故解析:

  • “二仪三耀”源于道教哲学,象征着宇宙的和谐与正义。
  • “斗秤”则是传统衡量善恶、对错的方式,体现了古人对人心的洞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哲,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关注人性、社会的主题著称,作品多反映对社会公正的思考。

创作背景:
在元代,社会动荡与变革频繁,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平等、公正的追求,以及对人心的深刻洞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

诗歌鉴赏:

《柳梢青》是一首关于平等与人性的深刻反思之作。诗中通过“平等平等”开篇,强调了人们对平等的渴望与追求。莱州的提及不仅是地理上的指向,更象征着对社会救助与关怀的呼唤。诗人在描绘“害风”时,暗示着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公与偏见。二仪三耀的出现,使得诗歌的哲学层次得以提升,表达了对宇宙法则的敬畏以及对正义的向往。全诗使用了斗秤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人心的复杂与变化,暗示了要保持内心的平衡,才能实现真正的善良与公正。诗的末尾提到“神仙有应”,则传达出一种超然的信念,认为即使是高人也会受到世俗法则的影响,强调了人性与社会的一致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等平等”:强调平等的重要性,反复用词加深印象。
  • “复过莱州,须行救拯”:说明寻求解决方案的必要性,莱州作为求助的象征。
  • “害风儿阐化匀均”:指不良风气的消散与和谐的恢复。
  • “二仪三耀常为正”:借用宇宙的法则来说明人性与社会的道德标准。
  • “察人心恰如斗秤”:将人心比作斗秤,强调其权衡与变化。
  • “若不高更没于低”:警示人们在道德与行为上的取舍。
  • “也神仙有应”:即使是神仙,也需顺应世俗道理,强调人性与道德的普遍性。

修辞手法:

  • 比喻:“人心恰如斗秤”,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人心的变化。
  • 对仗:诗句之间有一定的对称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核心思想是对平等与公正的追求,反映了人心的复杂和对善良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平等:象征着社会的和谐与正义。
  • 莱州:体现出对社会救助的期望。
  • 斗秤:代表着人心的权衡与道德的选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莱州”象征着什么?
    A. 地理位置
    B. 社会救助
    C. 个人名
    D. 自然风景

  2. “二仪三耀”主要反映了什么?
    A. 人心的变化
    B. 宇宙法则
    C. 社会风气
    D. 个人情感

  3. 诗中“斗秤”是用来比喻什么?
    A. 人生经历
    B. 人心的权衡
    C. 自然现象
    D. 友谊关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关于思乡与人性的抒发。
  • 《春望》杜甫: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反思。

诗词对比:
王哲的《柳梢青》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关注社会与人心的变化,但王哲更强调平等与和谐,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社会动荡的痛心。两者在情感基调及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诗人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文学概论》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王哲诗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