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咏雪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27 04:05:52

飞霙应冬候,志喜属诗人。

远岫千尖没,寒林一色新。

年丰呈上瑞,天巧占先春。

比屋银成屋,民贫岂疗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飞霙应冬候,志喜属诗人。
远岫千尖没,寒林一色新。
年丰呈上瑞,天巧占先春。
比屋银成屋,民贫岂疗贫。

白话文翻译:

飞舞的雪花应当是冬天的候鸟,诗人因而感到欣喜。
远处的山峰似乎被覆盖在一片洁白中,寒冷的树林也焕然一新。
丰收的年头带来了吉祥的预兆,天工巧妙提前迎来了春天。
每家每户都被银装素裹,然而民众的贫困又怎能用这雪来疗愈呢?

注释:

  • 飞霙(yīng):飞舞的雪花。
  • 应冬候:应当是冬天的候鸟,暗指雪花的到来。
  • 志喜:心中欢喜。
  • 千尖没:远山的尖峰被雪覆盖。
  • 寒林一色新:寒冷的树林在雪中显得焕然一新。
  • 年丰呈上瑞:丰收的年头带来了吉祥的预兆。
  • 天巧:天的巧妙安排。
  • 占先春:提前迎来了春天。
  • 比屋银成屋:每家每户都被雪覆盖,像是被银装素裹。
  • 民贫岂疗贫:民众的贫困怎么能用这雪来疗愈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卫宗武,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民生疾苦著称,其诗风清新自然,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冬季,正值雪花纷飞之时,诗人通过雪的描绘,表达了对冬天的感受与思考,同时也反映出对民生困境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和咏雪二首 其二》是一首通过描写雪景表达诗人情感的作品。诗中,飞舞的雪花象征着冬天的到来,带给诗人一种喜悦的心情。远山的雪峰与寒林的变化,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机,这种美丽与生机是来自于丰收的年头,寓意着吉祥与希望。然而,诗人在欣赏这一切的同时,心中却涌起了对民众疾苦的思考。尽管雪花给大地披上了一层华美的外衣,但对于贫困的民众来说,这样的美丽并不能解决他们的困境。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展现了自然的无情与人世的苦难,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民众命运的关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飞霙应冬候,志喜属诗人:雪花的到来是冬天的标志,诗人因雪而感到欣喜。
  • 远岫千尖没,寒林一色新:远山的山尖被雪覆盖,寒冷的树林焕然一新。
  • 年丰呈上瑞,天巧占先春:丰收的年头带来了吉祥的征兆,天意巧妙地使春天提前到来。
  • 比屋银成屋,民贫岂疗贫:每家每户都被雪装饰得如同银屋,但民众的贫困又怎能被这美丽的雪所治愈呢?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运用了对仗的技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雪比作银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雪的美丽。
  • 象征:雪象征着冬天、纯洁和美好,但同时也隐喻着民众的贫困。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雪的美丽,反映了自然的变化与人间的困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表达了美与苦的对比,令人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冬天、纯洁和美好。
  • 远山:象征遥远的希望与美丽。
  • 寒林:代表寒冷与生命的坚韧。
  • 瑞兆:象征丰收与吉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A. 雨
    B. 雪
    C. 风

  2. 诗人对民众的贫困有什么看法? A. 有所改善
    B. 无法治疗
    C. 非常重要

  3. 诗中“比屋银成屋”指的是什么? A. 房子变得更大
    B. 每家都被雪覆盖
    C. 房子变得更美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y 岑参
  • 《夜泊牛津对雪》 by 张继

诗词对比:

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较,卫宗武的诗更注重对民生的思考,而岑参则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友谊的表现,两者在情感基调与主题上有所不同,体现了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个人视角。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与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