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晚望》

时间: 2025-02-04 16:10:45

村落丰登里,人家笑语声。

溪霞晚红温,松日暮黄轻。

只麽秋殊浅,如何气许清?

不应久闲散,便去羡功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村落丰登里,人家笑语声。
溪霞晚红温,松日暮黄轻。
只麽秋殊浅,如何气许清?
不应久闲散,便去羡功名。

白话文翻译:

在丰收的村落里,家家户户传来欢声笑语。
溪水映照着晚霞,红色温暖而柔和,松树在黄昏时分轻轻摇曳。
秋天虽然短暂,却为何气息如此清新?
不应该长久地闲散无为,应该去羡慕那些有功名的人。

注释:

  • 丰登:指农作物丰收的状态。
  • 笑语声:形容人们愉快的谈笑声。
  • 溪霞:指溪水映照的晚霞。
  • 秋殊浅:意为秋天来得很短暂。
  • 气许清:形容秋天的气息清新。
  • 闲散:指无所事事,懒散度日。
  • 功名:指个人的成就和名声。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农村生活和名利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这种对比与反思在宋代诗歌中非常常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郎,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山水诗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常表现田园风光与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秋日晚望》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宋代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农村丰收的景象,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名利的反思,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秋日晚望》是一首描写秋日乡村景象的诗,展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方向的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丰收的村落,家家户户传来笑语,生动地展现了人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人通过描写晚霞与松树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体现了秋天的美好与清新。诗的结尾则提出了对功名的思考,表达了对闲散生活的反省,展示出一种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向往。全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情感真挚,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村落丰登里:描绘农村的丰收景象,给人以兴旺的感觉。
    2. 人家笑语声:强调人们的欢乐与和谐,营造出一种生活的美好。
    3. 溪霞晚红温:描绘秋日傍晚的景色,色彩温暖而富有层次感。
    4. 松日暮黄轻:展现黄昏时分松树的轻盈,突显宁静的自然氛围。
    5. 只麽秋殊浅:感慨秋天的短暂,流露出时间匆匆的无奈。
    6. 如何气许清:疑问句,反映出诗人对秋天清新气息的赞叹。
    7. 不应久闲散:劝诫自己不应沉迷于闲散生活。
    8. 便去羡功名:表达对社会成就的渴望,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溪霞晚红温,松日暮黄轻”,通过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得描绘更加生动。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农村生活的赞美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作者通过秋天的景象反映出人生的短暂与珍贵,呼唤人们珍惜时光,追求有意义的生活。

意象分析:

  • 丰登:象征着富饶与幸福的生活,是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 晚霞:象征着人生的美好瞬间,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 松树:象征坚韧与宁静,表现出自然的恒久与人内心的追求。
  • 秋天: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时间的流逝,引发人们对人生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丰登”意指: A. 收成丰厚
    B. 农田荒芜
    C. 旅行

  2. “溪霞晚红温”中的“晚红”指的是: A. 早晨的红色
    B. 傍晚的红霞
    C. 夕阳的余晖

  3.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 A. 羡慕与追求
    B. 无所谓
    C. 忽视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现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秋天山水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 比较《秋日晚望》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悟,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人情的温暖,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与社会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的差异,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诗人的不同感受与视角。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