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华 赋碧桃用南湖韵》
时间: 2025-01-26 23:32: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露华 赋碧桃用南湖韵
作者: 陶宗仪 〔元代〕
武陵夜寂。记露影璇空,一笑曾识。素脸晕铅,巧把黛螺轻羃。
莫是歌渡烟江,浣却旧家颜色。还又讶,深宫绀袖,唾花犹湿。
问他阿母消息。甚落莫梨云,青鸟难觅。
不比锦红,轻薄容易狼藉。嫩绿护出溪头,谁顾采香仙客。
春晚也频温玉笙是得。
白话文翻译
夜深人静,武陵的夜晚显得格外寂静。我记得那露水映照的天空,曾经的一笑让我心生熟悉。她的素颜如同铅色的霞光,巧妙地用黛色的眉毛轻轻描绘。
难道她是在歌声中渡过烟江,洗净了故乡的旧色?我不禁惊讶,此时深宫中的绀色袖子上,花瓣上的露水依旧湿润。
我问她的母亲近况如何,是否在梨树下低落的云彩中隐匿,青鸟也难以寻觅。
她的美丽不比锦红那样轻薄,容易被世俗所污染。嫩绿的草丛在溪头保护着她,谁在意那采香的仙客?
春天渐晚,温暖的玉笙声不断飘荡,似乎是得到了什么。
注释
- 武陵:指武陵地区,传说中的桃花源。
- 璇空:指星空,璇为美玉,寓意美丽。
- 素脸晕铅:形容女子的脸色如同铅色,清丽而淡雅。
- 黛螺:指黛色眉毛,形容女子的眉毛如同螺旋般精致。
- 深宫绀袖:指宫女或王妃的衣袖,暗示她的身份高贵。
- 落莫梨云:形容云彩如同梨花般轻柔、飘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陶宗仪,元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丽的文风著称,擅长描绘女性之美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元代,融合了对女性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敬重与赞美。
诗歌鉴赏
《露华》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陶宗仪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女性的深情与细腻的观察。诗中,武陵的夜晚和清晨的露水构成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场景,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柔情与怀旧。
诗歌的开头便以“武陵夜寂”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紧接着对“露影璇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接下来的描写中,素脸和黛螺的意象交织,展现出女性清丽动人的形象。诗人在表达对女性的思念时,融入了对故乡的怀念,表现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纵观整首诗,既有对美的赞美,又有对现实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陶宗仪的用词精致,情感真挚,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情感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武陵夜寂:描绘出夜晚的宁静,暗示内心的孤独。
- 记露影璇空:回忆起清晨的露水与星空,渲染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 一笑曾识:描写与女子的相识,暗示着深厚的情感。
- 素脸晕铅:用色彩对比突出女子的美丽。
- 巧把黛螺轻羃:形容女子的眉毛轻盈如螺,生动形象。
- 莫是歌渡烟江:疑惑她是否在歌声中渡过烟江,暗示她的身影如烟般朦胧。
- 浣却旧家颜色:洗去故乡的色彩,隐喻对往事的回忆。
- 深宫绀袖:暗示她的身份与地位。
- 唾花犹湿:细腻地描绘出花瓣上的露水,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 问他阿母消息:表现出对她母亲的关心,增加了情感的层次。
- 甚落莫梨云:表达寻找消息的无奈。
- 青鸟难觅:青鸟象征着信使,传达信息的困难。
- 不比锦红:强调她的美丽与世俗之美的不同。
- 嫩绿护出溪头: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谁顾采香仙客:表达对美丽女子的赞美与惋惜。
- 春晚也频温玉笙是得:最后一联通过乐器的温暖声调,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唾花犹湿”形象生动。
- 拟人:如“嫩绿护出溪头”,赋予草木以情感。
- 对仗:如“素脸晕铅,巧把黛螺轻羃”,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美丽女性的赞美与对故乡的怀念,反映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武陵:象征着美好与宁静的地方。
- 露水:象征着清纯与新生,代表了美好的开始。
- 青鸟:象征着传递消息的使者,暗示着情感的沟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武陵”指向的是哪个地方? A. 武汉
B. 武陵山
C. 武陵地区
D. 武林 -
诗中描述的“素脸晕铅”意味着什么?
A. 女子的脸色苍白
B. 女子面带红晕
C. 女子的面容清丽
D. 女子化妆过浓
答案: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往事的思念与女性的美丽,使用的意象和情感基调有相似之处。
- 杜甫《月夜忆舍弟》:虽然主题不同,但在对情感的细腻描绘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陶宗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