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其五》
时间: 2025-01-10 23:11: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白话文翻译:
回忆我年轻时,虽然没有乐趣,却也自得其乐。
壮志豪情放眼四海,翅膀高飞向往远方。
时光流逝,岁月渐渐消逝,我的心情也随之改变。
即使欢乐时光已不再,每每都充满忧虑。
精力渐渐衰退,渐觉日子不如前。
无论如何,船在河谷中也不能停留。
前方的路还会有多少,我不知道何处才能停息。
古人珍惜每一寸光阴,想到这些令人惧怕。
注释:
- 猛志: 豪壮的志向,指年轻时的志向和抱负。
- 骞翮: 比喻高飞,形容志向远大。
- 荏苒: 时光流逝之意。
- 颓: 衰败,失去精神。
- 无须臾: 不会有片刻停留,形容时间的匆忙。
- 止泊处: 停止和安宁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隐士。他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闻名,尤其以田园诗著称。
创作背景:
《杂诗 其五》写于陶渊明隐居之后,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理想失落的惋惜,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无常的忧虑。
诗歌鉴赏:
《杂诗 其五》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反映了陶渊明内心深处对生命、时间和理想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回忆了年轻时的自得与志向,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随着诗句的推展,陶渊明逐渐意识到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诗中对“荏苒岁月”的感叹,体现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理想的失落。
陶渊明用“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描绘了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令人向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此心稍已去”,内心的孤寂与忧虑逐渐显现。诗末用“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引发读者的思考,强调了对时间的珍惜与对人生的警醒。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兴到悲,构建了一个深刻的哲学思考,反映了陶渊明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人生态度,表现了他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忆我少壮时: 回忆年轻的时光,设置了诗的追忆基调。
- 无乐自欣豫: 尽管没有欢乐,但依然能够自得其乐,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
- 猛志逸四海: 年轻时的志向远大,放眼四海,显示了他年轻时的抱负。
- 骞翮思远翥: 渴望高飞,追求远大的理想与目标。
- 荏苒岁月颓: 随着岁月流逝,感到精神和意志的衰退。
- 此心稍已去: 心情的变化,反映出对理想的失落感。
- 值欢无复娱: 快乐的时光已经不再,感到生活的乏味。
- 每每多忧虑: 生活中充满了忧虑与烦恼。
- 气力渐衰损: 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和精神都在衰退。
- 转觉日不如: 深感日子不如从前。
- 壑舟无须臾: 形象地表述了时间的飞逝,船在峡谷中无法停息。
- 前途当几许: 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
- 未知止泊处: 对人生归宿的无奈和不知。
- 古人惜寸阴: 引用古人的智慧,提醒人们珍惜时间。
- 念此使人惧: 思考这些让人感到恐惧,突显了诗的哲学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 “骞翮思远翥”用鸟的翅膀比喻志向,体现了追求的渴望。
- 对仗: 全诗各句之间有着明显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 诗中多处使用排比,强化情感的表达和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思人生的短暂和对理想的追求。它通过对青春的怀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传达出对生命的珍视与对未来的迷茫,表现出一种老年人的无奈与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少壮: 象征青春与活力,代表人生的美好时光。
- 猛志: 代表理想与抱负,映射了年轻人的志向。
- 荏苒岁月: 代表时间的流逝,体现出对时间的珍惜。
- 古人: 引用历史人物,强调智慧与人生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猛志”指的是什么?
- A. 年轻时的豪情
- B. 对未来的恐惧
- C. 生活的忧虑
-
诗中“荏苒”一词的意思是?
- A. 缓慢
- B. 流逝
- C. 繁忙
-
诗的最后一句强调了什么?
- A. 生活的幸福
- B. 对时间的珍惜
- C. 理想的实现
答案:
- A. 年轻时的豪情
- B. 流逝
- B. 对时间的珍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的另一部田园诗,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田园生活的憧憬。
- 《静夜思》:李白的诗,描绘了思乡之情,与《杂诗 其五》在情感上的孤独感相似。
诗词对比:
- 陶渊明与王维的诗风:陶渊明的作品多表现田园生活的恬淡与理想,王维则用山水意象表达出对自然的沉静与思索。两者在意境和情感上有着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和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陶渊明集》:包含陶渊明的全部作品,适合深入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提供古诗词的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