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花山张老家》

时间: 2025-01-27 03:34:41

元从边上住,来此避兵兴。

麦麨朝充食,检明夜当灯。

蔽门麻菶菶,护壁石层层。

老妪逢人哭,吾儿在谢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花山张老家
作者:戴复古 〔宋代〕

元从边上住,来此避兵兴。
麦麨朝充食,检明夜当灯。
蔽门麻菶菶,护壁石层层。
老妪逢人哭,吾儿在谢陵。


白话文翻译:

这位元朝的流亡者在边远之地生活,来到这里是为了躲避战争的骚扰。早晨麦子和米饭充饥,晚上点亮灯火以检查清明。门前覆盖着麻植物,墙壁则是石头一层层叠加。老妪见到人就哭诉,称她的儿子在谢陵。


注释:

  • :指元朝,诗中提到的流亡者。
  • :指边疆地区,暗示战乱之地。
  • 麦麨:麦子和米饭,表示生活的简朴。
  • 检明:检查光明,指晚上点灯。
  • 蔽门:遮蔽的门,形容环境的闭塞。
  • 麻菶菶:麻植物,形容门前的植物繁茂。
  • 护壁:保护墙壁,暗示居住环境的坚固。
  • 老妪:老年妇女,表现出悲伤的情感。
  • 谢陵:地名,诗中提到的儿子所在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宋代诗人,以写实的风格著称,常描绘社会底层的生活状况。他的诗作反映了他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性苦难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战乱时期,许多人为了逃避兵戈四起而流离失所。戴复古通过描写一个老妪与流亡者的遭遇,展现了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苦难。


诗歌鉴赏:

《望花山张老家》是一首充满人性关怀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因战乱而流亡的家庭的生活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表现了对生活困境的深刻体察。开篇提到的“元从边上住”,为诗歌奠定了历史背景,暗示了流亡者的无奈和悲哀。接下来的“麦麨朝充食,检明夜当灯”则展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尽管食物简单,却依然要借助微弱的灯光度过黑夜,象征着在困境中对生活的坚持。

“蔽门麻菶菶,护壁石层层”则描绘了居住环境的简陋和封闭,似乎在暗示着流亡者的孤独和无助。而最后两句“老妪逢人哭,吾儿在谢陵”则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老妪的哭泣不仅是对儿子的失去的哀痛,更是对整个社会动荡的控诉。这种情感的真挚与深沉使人感同身受,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悲凉的氛围。

总的来说,此诗通过细腻的生活描写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反映了历史背景下人们的无奈与悲哀,展现了戴复古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元从边上住:指流亡者因战乱而生活在边疆。
  2. 来此避兵兴:来到这里是为了躲避战争的骚扰。
  3. 麦麨朝充食:早晨以麦子和米饭果腹,生活艰难。
  4. 检明夜当灯:晚上点灯检查,象征着生活的艰辛。
  5. 蔽门麻菶菶:门前麻植物繁茂,环境闭塞。
  6. 护壁石层层:墙壁重叠,暗示生活的坚固与脆弱。
  7. 老妪逢人哭:老妪见人便哭,表达对生活的无奈。
  8. 吾儿在谢陵:她的儿子在谢陵,表现对亲人的思念与忧伤。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麦麨朝充食,检明夜当灯”,形成对比,增强诗歌节奏感。
  • 意象:老妪、流亡者、麻植物等意象富有象征意义,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战争带来的痛苦与生活的艰辛,表现了对流亡者的同情与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传达出一种悲悯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战乱与流亡。
  • 麦麨:象征生活的简陋与艰辛。
  • 麻菶菶:象征封闭与孤独。
  • 老妪:象征着失去与悲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元”指哪个朝代?

    • A. 唐
    • B. 宋
    • C. 元
    • D. 明
  2. 诗中“麦麨朝充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生活富裕
    • B. 生活艰辛
    • C. 生活安定
    • D. 生活快乐
  3. 老妪哭的原因是什么?

    • A. 生活的无助
    • B. 对儿子的思念
    • C. 对战争的恐惧
    •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作品,描绘战乱中的生活与感情。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作品,表达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春望》与《望花山张老家》均反映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但《春望》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的忧心与思考,而《望花山张老家》更侧重于个人的悲苦与孤独。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精选》
  • 《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