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兰 废城》

时间: 2025-02-04 16:32:39

寻常巷陌,不复胡旋歌促拍。

漫灭楼台,何处能吟暮雨哀。

凤兮焉翥,城阙巍巍翻作土。

颙望华灯,但把风声送雁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兰 废城
作者: 伯昏子 〔当代〕

寻常巷陌,不复胡旋歌促拍。
漫灭楼台,何处能吟暮雨哀。
凤兮焉翥,城阙巍巍翻作土。
颙望华灯,但把风声送雁声。

白话文翻译:

在寻常的街巷中,再也听不到欢快的胡旋舞曲;
楼台已然消失,哪里还能吟唱在黄昏细雨中的悲哀?
凤凰啊,你在何处翱翔,曾经巍峨的城阙如今化为尘土;
我仰望华丽的灯光,只能将风声和雁声送往远方。

注释:

  • 寻常巷陌:普通的街巷,表示生活的平常。
  • 胡旋歌:一种欢快的民间舞曲,象征欢乐和热闹。
  • 漫灭:缓缓消逝,隐喻往日繁华的消失。
  • 凤兮焉翥:凤凰在何处飞翔,象征美好的事物。
  • 城阙巍巍:巍峨的城墙,代表往日的辉煌。
  • 颙望:仰望,表示渴望与追忆。
  • 华灯:美丽的灯光,象征繁华的生活。
  • 风声送雁声:将风的声音和大雁的叫声送往远方,暗示孤独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伯昏子,现代诗人,以其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抒情风格而著称。其作品常常反映对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城市逐渐被遗忘和衰败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废城的描绘,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减兰 废城》通过对废弃城市的描绘,展现了繁华与衰败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开篇的“寻常巷陌”营造了一种平淡却又略显凄凉的氛围,随之而来的“胡旋歌促拍”则让人联想到曾经的热闹与欢愉。诗中对“楼台”的描述更是突显了城市的破败与无情,表现出一种对昔日美好时光的追思与无奈。

在后面的描写中,“凤兮焉翥”这一句通过凤凰的意象,象征着理想与美好的追求,但随后的“城阙巍巍翻作土”则让人感受到美好的事物已经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荒凉的废墟。最后以“颙望华灯”结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却又只能将这份渴望寄托在风声和雁声的传递之中,令人倍感孤独。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次,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城市变迁中的无奈与失落,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寻常巷陌,不复胡旋歌促拍:平常的街巷中,再也听不到那热闹的舞曲,暗示生活的单调和乏味。
  • 漫灭楼台,何处能吟暮雨哀:楼台已经消失,难以再寻吟唱忧伤的地方,表现对过去的怀念。
  • 凤兮焉翥,城阙巍巍翻作土:凤凰飞翔的呼唤与曾经的辉煌形成对比,巍峨的城墙如今沦为尘土。
  • 颙望华灯,但把风声送雁声:仰望华丽的灯光,内心的孤独只能通过自然之声传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城市的衰败比作凤凰的消逝,传达了对失落的惋惜。
  • 拟人:赋予风声和雁声以情感,表现孤独与思念。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城市的衰败与失落展开,表现了诗人对昔日繁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孤独感,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思考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巷陌:象征日常生活的平淡。
  • 胡旋歌:代表欢乐与热闹。
  • 楼台:象征过去的繁华。
  • :象征美好与理想。
  • 城阙:象征辉煌的历史。
  • 华灯:象征生活的美好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胡旋歌”象征什么? A. 忧伤
    B. 欢乐
    C. 忧虑

  2. “凤兮焉翥”这句中,凤的意象代表了什么? A. 现实
    B. 追求与理想
    C. 悲伤

  3. 诗人对废城的情感是怎样的? A. 高兴
    B. 无奈与惋惜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春望》- 杜甫
  • 《夜泊牛头》- 王维

诗词对比: 可以将《减兰 废城》与《登高》进行对比,探讨两者在对历史与现实的不同情感表达。杜甫在《登高》中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与自身命运的思考,而伯昏子的诗则更加侧重于对个人生活的细腻描绘与感伤。

参考资料:

  • 《当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