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病中杂兴五言十首
作者: 刘克庄
跌荡四千首,流行宇宙间。
国风几曾熄,圣笔不能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古诗词在历史长河中的起伏与流传。诗人提到,诗歌如同四千首般跌宕起伏,穿越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虽然国风诗歌似乎很少熄灭,但即使再伟大的笔墨也无法将其完全抹去。
注释:
- 跌荡:起伏不定,形容诗歌的变化与流动。
- 四千首:指代古代诗歌的数量,体现了诗歌的丰富性。
- 国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部分,代表了民间诗歌的精华。
- 圣笔:指代伟大的文学作品或才子,象征着创作的权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真,号白云,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词、诗,个性刚直,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的敏锐观察。他的诗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也有细腻,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刘克庄在诗中反映出他对古诗词的深刻感悟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在经历个人病痛的同时,诗人借古诗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文化传承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诗词的描绘,展现了刘克庄对文化历史的关注与思考。开篇“跌荡四千首”二句,既有对古诗词数量的感慨,也流露出诗人在病中对文学生命的渴望与追求。诗中的“国风几曾熄”,则暗示了即使在风云变幻的历史中,诗歌的精神依然活跃,未曾消失。这种对古典文化的敬重与对诗歌传承的信念,反映了诗人在病痛中仍保持的理想与坚持。
整首诗运用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象,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对未来的期望,给人以启迪和思索。刘克庄的这首诗在形式上虽然简约,但内涵却极为丰富,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跌荡四千首:古诗词的数量如四千首般众多,形容其不胜枚举。
- 流行宇宙间:诗歌在天地间流传,形象生动,突显诗歌的普遍性与永恒性。
- 国风几曾熄:强调国风的生命力,意指在历史的洪流中,国风依旧闪耀。
- 圣笔不能删:即使是伟大的作家和权威,也无法抹去古诗词的存在,表达了对文化的坚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跌荡”与“流行”,“国风”与“圣笔”,展现了诗的对称美。
- 比喻:将古诗词比作有生命的存在,流动于宇宙之间,增强了诗的意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古典文化的珍视和对诗歌永恒生命力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在病中仍然对文化传承的执着与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跌荡:象征着诗歌的起伏与变化。
- 四千首:代表了古诗词的丰富性与历史积淀。
- 国风:象征着民间情感与传统文化的根基。
- 圣笔:代表着权威与创作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跌荡四千首”中的“跌荡”主要指什么?
- A. 坚定
- B. 起伏不定
- C. 安稳
-
诗中提到的“国风”指的是?
- A. 一种风格
- B. 《诗经》中的部分
- C. 诗人的名号
-
诗人认为伟大的笔墨能否抹去古诗词的存在?
- A. 能
- B. 不能
- C. 不确定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与刘克庄:杜甫的诗歌多表现社会现实与个人感受,而刘克庄则更注重古典文化的传承与精神的延续。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与刘克庄的作品: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慨,但白居易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经历,而刘克庄则在传统文化中寻求灵感与力量。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研究》
- 《刘克庄诗集》
这些参考书目和文章能够帮助深入理解刘克庄及其诗作的历史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