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欲洗铅华净,那须画手工。
玉颜翻自误,不似旧图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想要洗去浓重的妆饰,却不需要画家的手艺。美丽的容颜反而自我误导,并不像旧时的画像那样美丽。
注释:
字词注释:
- 铅华:指浓妆,通常用铅粉和华丽的色彩化妆。
- 画手工:指画画的技艺,暗指化妆。
- 玉颜:美丽的面容,像玉一样光滑洁白。
- 翻自误:反而自我误导、误解。
- 旧图:旧时绘制的画像。
典故解析:
“昭君怨”中的“昭君”指的是王昭君,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之一。王昭君因不愿意被选入宫中而自愿出塞,嫁给匈奴单于,以此来维护国家的和平。她的故事常常被用来表达对美的渴望和对命运的不满,反映出女性在历史中的悲剧命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严粲,字子美,号东皋,南宋时期的诗人。他以词、诗见长,风格清新雅致,常常关注女性的命运和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民族关系紧张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昭君的描绘,表达了对美丽与命运的思考,反映了当时女性的困境。
诗歌鉴赏:
《昭君怨》通过描绘王昭君的美丽与命运,表达了对女性内心感受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欲洗铅华净”,直截了当地点出对美的渴望和对外在装饰的反思,暗示着一种洗净铅华、追求真我的心态。接下来的“那须画手工”,则表现出诗人对化妆的反感,认为美丽不应依赖于外在的修饰。
“玉颜翻自误”一句,展现了昭君内心的矛盾与困惑。她的美貌本应是福,却因社会的偏见与无奈,导致她的命运被误导。最后一句“不似旧图中”,则是对昔日美好形象的怀念,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变化,令人唏嘘。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女性的美丽与命运,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欲洗铅华净:想要洗去浓妆,表达对真实自我的追求。
- 那须画手工:不需要画家的手艺,强调自然之美。
- 玉颜翻自误:美貌反而令她误入歧途,展现命运的无常。
- 不似旧图中:怀念过去的美好,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貌比作“玉颜”,形象生动。
- 对仗:前后两句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女性的美与命运,表达了对女性在社会中遭遇困境的同情与思考,反映了对真实自我的追求和对美好过去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铅华:象征外表的华丽和虚假。
- 玉颜:象征真实的美丽和内心的纯净。
- 旧图:象征过去的美好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欲洗铅华净”中“铅华”指的是什么? A. 轻妆
B. 浓妆
C. 自然
D. 旧图 -
“玉颜翻自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信
B. 无奈
C. 快乐
D. 忧伤 -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严粲
D. 白居易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昭君的故事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女性的情感与命运的无常,但清照的诗歌更为细腻,昭君则更具历史感与悲剧色彩。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王昭君与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