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新与月残,形状两相似。奈何人之情,初见自欢喜。
白话文翻译:
新月与残月,形状颇为相似。然而人的情感,初次相见总是欢喜。
注释:
字词注释:
- 月新:指新月,即农历月初的月亮。
- 月残:指残月,即农历月末的月亮。
- 形状:这里指月亮的外观。
- 奈何:为何,为什么。
- 人之情:人的情感。
- 初见:初次见面。
- 自:自然,总是。
典故解析:
- 本诗未涉及具体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自然哲理,富有理趣。此诗通过对比新月与残月的相似性,反映了人情感的微妙变化。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邵雍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通过简单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初见之喜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对比了新月与残月的相似性,进而引发对人情变化的思考。诗中“形状两相似”一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对人情世故的隐喻。新月与残月虽形状相似,但人的情感却因初见而欢喜,这种对比揭示了人情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邵雍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初见之喜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月新与月残,形状两相似。”:这两句直接对比了新月与残月的外观相似性,为后文的情感对比做铺垫。
- “奈何人之情,初见自欢喜。”:这两句通过“奈何”一词,引出了人情感的复杂性。尽管新月与残月相似,但人的情感却因初见而欢喜,这种对比揭示了人情感的多变性。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新月与残月的对比,引出了人情感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隐喻:新月与残月的相似性隐喻了人情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揭示人情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通过对比新月与残月的相似性,诗人表达了人情感因初见而欢喜的微妙变化,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新:象征新生、希望。
- 月残:象征消逝、结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月新”和“月残”分别指的是什么? A. 新月和满月 B. 新月和残月 C. 满月和残月 D. 新月和半月
-
诗中“奈何人之情,初见自欢喜”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人的情感总是欢喜的 B. 人的情感因初见而欢喜 C. 人的情感因再见而欢喜 D. 人的情感因离别而欢喜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月亮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 李白《静夜思》:通过月亮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邵雍的《月新吟》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通过月亮表达了情感,但前者侧重于人情变化的思考,后者侧重于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邵雍的文学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