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史侍郎游澹岩韵六首》

时间: 2025-01-11 22:46:57

我公得入如来室,心境常明不用磨。

好倚悬崖结趺座,任从来者问云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公得入如来室,心境常明不用磨。
好倚悬崖结趺座,任从来者问云何。

白话文翻译:

我朋友能够进入如来之室,内心境界常常明亮,无需打磨。
他喜欢倚靠悬崖而坐,任凭后来者问他为何如此。

注释:

  • 我公:指“我”的朋友,带着尊敬的称呼。
  • 如来室:指“如来”的境界或悟道的地方。
  • 心境:指内心的状态和感受。
  • :磨练、打磨,这里指对心境的修炼。
  • 趺座:指坐定,尤其是打坐的姿势。
  • 任从来者问云何:随便让来的人询问他为何如此。

典故解析:

  • 如来:佛教中的一种称谓,意指佛陀,代表真实的智慧和境界。
  • 悬崖:象征着高远和超然的境界,意指在艰难困苦中保持心灵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协,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其作品常蕴含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游览澹岩之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心灵自由和自然之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心灵境界的追求与思考。前两句描绘了一个高远的理想境界,暗示了获得智慧需要对内心的反省与磨砺。诗人在“如来室”中获得了心灵的明亮,而这种明亮并不需要外界的打磨,这显示出一种内在的自觉与修为。

后两句则通过“好倚悬崖结趺座”描绘了一个身处自然、心灵宁静的画面。这样的场景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也传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最后一句“任从来者问云何”更是表现出一种洒脱与从容,仿佛无论外界如何询问,他都已然明了,心中自有一番清明的道理。

整首诗在思想上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语言上简洁明快,意象上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智慧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我公得入如来室”:表达了一种理想的状态,朋友达到了一个高深的境界。
    2. “心境常明不用磨”:说明内心的明亮与清晰是不需要外力磨练的。
    3. “好倚悬崖结趺座”:描绘了诗人喜欢在自然中修行的状态,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
    4. “任从来者问云何”:表现出一种无所畏惧的洒脱,内心的坚定和明朗。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如来室”比作理想的境界。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内心的明亮和对自然与智慧的向往,表现了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如来室:象征智慧的殿堂,代表了追求真理与心灵的境界。
  • 悬崖:象征高远的理想,超越世俗的纷扰。
  • 趺座:表示一种宁静的修行状态,强调与自然的融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如来室”指的是什么?
    • A. 一座寺庙
    • B. 理想的智慧境界
    • C. 一间房子
  2. 诗中提到的“趺座”是什么意思?
    • A. 行走
    • B. 坐定
    • C. 阅读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诗中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哲理思考,与曾协的作品在表达理想境界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注重描绘自然景色,而曾协则更强调内心的修为与自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