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

时间: 2025-01-26 00:43:49

一亩清阴,半天潇洒松窗午。

床头秋色小屏山,碧帐垂烟缕。

枕畔风摇绿户。

唤人醒、不教梦去。

可怜恰到,瘦石寒泉,冷云幽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
作者: 毛滂 〔宋代〕

一亩清阴,半天潇洒松窗午。
床头秋色小屏山,碧帐垂烟缕。
枕畔风摇绿户。唤人醒不教梦去。
可怜恰到,瘦石寒泉,冷云幽处。

白话文翻译:

在清幽的松窗下,阳光洒落,映出一片清凉的阴影。床头的秋色映衬着小屏山,碧绿的帐子上悬垂着烟雾般的缕丝。
枕边的微风轻摇着窗户,唤醒沉睡的人,却不让梦境流逝。可惜的是,这样的美好正好在瘦弱的寒泉和幽静的冷云之间消逝。

注释:

  • 一亩清阴: 指一亩地的清凉阴影,描绘出环境的幽静。
  • 松窗: 松树窗户,表现出自然的气息。
  • 床头秋色: 床头的秋天景色,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 碧帐: 绿色的帐子,象征着宁静和舒适。
  • 烟缕: 轻烟缕缕,描绘出轻柔的氛围。
  • 枕畔: 枕边,指诗人所处的环境。
  • 唤人醒: 唤醒,描述了梦境与现实的交织。
  • 瘦石寒泉: 瘦弱的石头和寒冷的泉水,象征着孤独和清冷。

典故解析:

  • 松窗: 松树常作为长寿和高洁的象征,这里用来渲染环境的气韵。
  • 秋色: 秋天常与成熟、思念及离别相关联,暗示诗人的内心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字子美,号千峰,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清丽脱俗的作品著称。他的词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烛影摇红》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阶段。诗人通过描绘个人的闲适生活,反映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借助清幽的环境描绘与细腻的心理刻画,展示了一个宁静的午后梦境。诗中通过松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诗人使用"一亩清阴"和"床头秋色"等意象,传达出内心的淡泊与清雅。

在梦与醒的交替中,诗人感受到外界的微风轻摇窗户,仿佛在呼唤自己。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思索。最后,"可怜恰到,瘦石寒泉,冷云幽处"让人感受到一种幽静的孤独,似乎在表达对人世浮华的淡漠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亩清阴: 环境的幽静,营造出一种舒适的氛围。
    • 半天潇洒松窗午: 诗人在松树的窗边,享受着午后的惬意。
    • 床头秋色小屏山: 通过秋色的描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思念。
    • 碧帐垂烟缕: 帐子上的烟缕,体现出一种温柔而缥缈的感觉。
    • 枕畔风摇绿户: 风的轻摇,仿佛唤醒了沉睡的心灵。
    • 唤人醒不教梦去: 梦的美好与现实的唤醒形成对比,令人惋惜。
    • 可怜恰到: 对美好瞬间的感叹与珍惜。
    • 瘦石寒泉,冷云幽处: 最后,诗人以孤独的意象结束,反映出内心的惆怅。
  • 修辞手法:

    • 比喻: "秋色"、"烟缕"等意象,形象地表现出环境的氛围。
    • 拟人: "唤人醒"让自然界的风有了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一个清幽的午后,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对梦境与现实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清阴: 象征宁静与舒适。
  • 松窗: 代表自然与高洁。
  • 秋色: 传达思念和时间的流逝。
  • 烟缕: 体现柔美与缥缈的感觉。
  • 寒泉: 代表孤独和清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写的环境是怎样的?
    A. 热闹的街道
    B. 宁静的松窗
    C. 寒冷的冬夜

  2. “唤人醒不教梦去”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惊喜
    B. 惋惜
    C. 恐惧

  3. 诗中的“寒泉”象征了什么?
    A. 快乐
    B. 孤独
    C. 喧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描绘了思乡之情,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诗词对比:

  • 《浣溪沙》 李清照: 描绘了女性的细腻情感与自然的结合,有相似的风格。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两者皆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经典词作集,收录了众多宋代词人的作品。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对古诗词的解析与赏析,帮助理解古诗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