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开江月透双林。隐映素波深。风恬湛然莹净,清夜好知音。白醪酒,自然斟。信时吟。无萦无系,豁畅开怀,一任浮沉。
白话文翻译:
月光初升,透过双林洒落在江面上,隐约映出波光粼粼,深邃而清澈。夜风轻柔,清澈而明亮,正是知音相伴的美好时光。白酒自然地斟满,正好在此时吟唱。无牵无挂,心情豁达,任凭浮沉的生活去流转。
注释:
- 初开:刚刚升起。
- 江月:江边的月亮。
- 双林:两旁的树林。
- 隐映:隐约映照。
- 素波:清澈的水波。
- 风恬:风平浪静。
- 湛然:清澈透明。
- 知音:志趣相投的朋友。
- 白醪酒:清酒,指白色的醪酒。
- 信时吟:随兴吟唱。
- 无萦无系:没有牵挂。
- 豁畅开怀:心情开朗舒畅。
- 浮沉:人生的起伏变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提到的“知音”一词可追溯至古代,指的是能够理解自己情感的人,强调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侯善渊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其诗风清新脱俗,具有很强的文学感染力。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月夜之时,诗人可能在江边与友人相聚,借酒抒怀,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豁达态度。
诗歌鉴赏:
《诉衷情·初开江月透双林》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在宁静的夜晚,伴着月光和清酒,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心灵的自由。初开江月,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面在月光下的波光粼粼,增添了几分静谧的美感。风的轻柔与夜的清澈,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愉悦,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止。
诗中“白醪酒,自然斟”,表达了一种随意自然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与知音相聚的乐趣,诗人放下世俗的牵挂,心情开阔,尽情享受此刻的欢乐。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洒脱的生活哲学,提醒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也应学会享受简单的快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初开江月透双林:月亮刚升起,通过两侧的树林洒下光辉。
- 隐映素波深:映照出清澈的水波,形成深邃的景象。
- 风恬湛然莹净:风平浪静,夜空清澈明亮,令人心旷神怡。
- 清夜好知音:在这样的夜晚,正是与知音共聚的好时光。
- 白醪酒,自然斟:白酒自然地倒入杯中,情景恰到好处。
- 信时吟:随兴吟唱,尽情享受这份惬意。
- 无萦无系:没有牵挂与束缚,心情如同自由的风。
- 豁畅开怀,一任浮沉:心胸开阔,任凭生活的起伏与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江月”比喻人的情感与理想。
- 拟人:风的轻柔,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初开江月透双林”和“风恬湛然莹净”,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生活的豁达态度。通过描绘宁静的夜晚,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哲学,倡导人们在浮沉的人生中,保持一颗平静而开怀的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月:象征宁静与美好,代表诗人内心的理想。
- 双林:象征友谊与陪伴,隐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 白醪酒:象征生活的享受与洒脱,体现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 知音:象征心灵的共鸣与朋友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 A. 暴风雨
- B. 宁静的月夜
- C. 烈日炎炎
-
“白醪酒,自然斟”中的“白醪酒”指的是什么?
- A. 红酒
- B. 清酒
- C. 啤酒
-
诗人希望表达的心态是什么?
- A. 忧愁
- B. 豁达
- C. 恐惧
答案:
- B. 宁静的月夜
- B. 清酒
- B. 豁达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月夜的美景,但更强调孤独与自饮的情感。
- 《水调歌头》:探讨了人月两圆的主题,情感上更为复杂。
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相似题材上的不同表达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