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瑞气凌青閤,空濛上翠微。
迥浮双阙路,遥拂九仙衣。
桑柘迎寒色,松篁暗晚晖。
还当紫霄上,时接彩鸾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象:瑞气升腾在青色的阁楼上,空灵而朦胧地笼罩着翠绿的山峦。通往双阙的道路遥远而悠远,轻柔地掠过九天仙女的衣裙。桑树和柘树迎来了寒冷的色彩,松竹在夕阳下显得暗淡。想必在紫霄之上,时常有彩色的鸾鸟飞来。
注释:
- 瑞气:吉祥的气氛,象征着好运。
- 青閤:青色的阁楼,可能指代高处的建筑或自然景观。
- 空濛:形容空旷而朦胧的样子。
- 双阙:指代两座高阙,象征着高远。
- 九仙:传说中的九位仙女,代表超凡脱俗的境界。
- 桑柘:桑树和柘树,寓意着丰收与生命。
- 松篁:松竹,代表坚韧与高洁的品格。
- 紫霄:指高天,常用来形容仙境。
- 彩鸾:一种美丽的鸟,象征着吉祥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峤(约701年-762年),唐代诗人,字常之,号叔达,生于今陕西省。他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国家繁荣、文化昌盛,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仙境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李峤的《烟》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诗中通过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的开头“瑞气凌青閤”就给人以美好的期许,瑞气象征着吉祥与好运,青阁则高耸入云,构建出一种理想化的空间。接下来的“空濛上翠微”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朦胧感,青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悠远的哲思。
“迥浮双阙路,遥拂九仙衣”一句,描绘了通往仙境的道路,双阙与九仙的结合,不仅展现了高远的理想,也传达出一种渴望追求的情感。桑柘与松篁的描写则转向了自然的静谧,迎寒而生的桑柘与暗淡的松竹,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高洁。最后一句“还当紫霄上,时接彩鸾飞”更是将整首诗推向了高潮,诗人展望未来,期待着与美好相逢的时刻。
整首诗在意境上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唐代山水诗的典范之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瑞气凌青閤:瑞气在青阁之上,象征着吉祥与美好的开始。
- 空濛上翠微:空灵而朦胧的山峦,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 迥浮双阙路:通往双阙的遥远道路,暗示着追求理想的艰辛。
- 遥拂九仙衣:轻柔地拂动九位仙女的衣裙,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 桑柘迎寒色:桑树和柘树在寒冷中迎接新的生命,象征着坚韧。
- 松篁暗晚晖:松竹在傍晚的阳光中显得暗淡,传达出一种静谧与孤独。
- 还当紫霄上:想必在高空之上,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 时接彩鸾飞:期待着与美丽的彩鸾相遇,象征着向往与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描绘情感,如“瑞气”比喻美好。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如“遥拂”。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美的向往,体现出一种清新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意象分析:
- 瑞气:象征吉祥与美好。
- 青阁:高远理想的象征。
- 双阙:追求理想的道路。
- 九仙:超凡脱俗的美好存在。
- 桑柘:生命与坚韧。
- 松篁:高洁与孤独。
- 紫霄:理想的高峰。
- 彩鸾:美好与希望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峤的《烟》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暴风雪的景象
- B. 仙境般的美好景象
- C. 战争的惨烈场面
-
诗中提到的“九仙”代表什么?
- A. 九位英雄
- B. 超凡脱俗的存在
- C. 九种植物
-
“桑柘迎寒色”中的“寒色”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温暖
- B. 孤独与坚韧
- C. 兴奋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李峤的《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李峤更侧重于对理想与美好的追求,而王维则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多样。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李峤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