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出南堂》
时间: 2025-01-27 04:11: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晨起出南堂
——陆游
晓枕华胥谁唤回,下堂拽杖一悠哉!
啼鸦已逐晨光起,飞鹭初冲宿霭来。
石路少行生蔓草,柴扉多闭长莓苔。
身闲亦未全无事,检校幽花几树开。
白话文翻译
清晨醒来,谁来唤我起床?我悠闲地走出堂屋,拄着手杖。
啼叫的乌鸦已经伴随着晨光而起,飞翔的白鹭初从晨雾中飞出。
石路上行人稀少,蔓草渐渐生长;柴门紧闭,长满了苔藓。
虽然身心闲适,但也并非没有事情可做,检校着几棵幽静的花树,看看它们是否开花。
注释
- 华胥:传说中一种美好的梦境,常用来形容美好的境界或生活。
- 悠哉:悠闲自在的样子,表达一种轻松的心情。
- 啼鸦:指的是乌鸦的叫声,常常在清晨响起。
- 宿霭:指清晨的雾气或晨雾。
- 蔓草:指生长得很茂盛的草,通常表示荒凉或无人照顾的状态。
- 莓苔:苔藓长在柴门上,表示门常关着,鲜有人出入。
- 检校幽花:检校指检查、校对,幽花意指那些生长在幽静处的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其诗歌风格多样,善于抒发个人情感与对国家的忧虑。陆游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诗作中常流露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在清晨时分的闲适心情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背景中可以看到诗人虽然经历了许多沧桑,但仍然保持着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诗歌鉴赏
《晨起出南堂》展现了陆游在清晨的悠闲与宁静。诗的开头用“晓枕华胥谁唤回”引入,体现了诗人从梦境中醒来的惆怅与无奈,仿佛在问:在这清晨,谁来唤我离开那美好的梦境呢?随之而来的是他轻松出门的场景,拄杖而行,表达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接着,诗中描绘自然的变化:“啼鸦已逐晨光起,飞鹭初冲宿霭来。”乌鸦的啼叫伴随着晨光,飞鹭则从晨雾中飞出,这样的意象不仅展现了清晨的生机与活力,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感知。石路上的蔓草与柴门上的苔藓,暗示着人迹罕至,生活的静谧与孤独。
最后两句“身闲亦未全无事,检校幽花几树开”,则是诗人自我反省与闲适的体现。尽管身处于闲暇的状态,但他并未完全放弃对生活的追求,仍在细心观察花树的变化,这不仅是对自然的关注,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思考与记录。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的深邃情感与独特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枕华胥谁唤回:清晨醒来,谁来唤我离开美梦?
- 下堂拽杖一悠哉:走出堂屋,拄着手杖,心情悠闲。
- 啼鸦已逐晨光起:乌鸦的叫声伴随着晨光升起。
- 飞鹭初冲宿霭来:白鹭初从晨雾中飞出。
- 石路少行生蔓草:石路上行人稀少,蔓草渐生。
- 柴扉多闭长莓苔:柴门紧闭,苔藓长满。
- 身闲亦未全无事:身心闲适,但并非无事可做。
- 检校幽花几树开:检查那几棵幽静花树,看看是否开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啼鸦”与“飞鹭”,形成声韵的和谐。
- 拟人:将乌鸦与晨光、飞鹭与宿霭拟人化,增加生动性。
- 意象:结合自然元素(如乌鸦、飞鹭、蔓草、苔藓)展现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生活的珍惜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流露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与反思。它不仅是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也是对生命状态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胥:象征梦境与理想。
- 啼鸦:象征早晨的生机与希望。
- 飞鹭:代表自由与自然之美。
- 蔓草:隐喻生活的荒凉与无人照料。
- 莓苔:象征静谧与时光的流逝。
- 幽花:代表生命的细腻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啼鸦”与什么一起出现在清晨?
- A. 飞鹭
- B. 蜜蜂
- C. 蝴蝶
-
诗中提到的“柴扉”上长满了什么?
- A. 花
- B. 苔藓
- C. 蔓草
-
诗人在清晨的心情是?
- A. 忧愁
- B. 悠闲
- C. 紧张
答案:
- A. 飞鹭
- B. 苔藓
- B. 悠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晓》与《晨起出南堂》都描绘了清晨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但《春晓》更强调生机与希望,而《晨起出南堂》则更侧重于个人的闲适与沉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