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四鼓起坐至明》

时间: 2024-09-19 21:15:32

门巷冷如冰,生涯淡似僧;小窗愁夜雨,孤影怯秋灯。

林鹊栖仍起,山童唤不应。

悠然坐待旦,息倦倚书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夜四鼓起坐至明
门巷冷如冰,生涯淡似僧。
小窗愁夜雨,孤影怯秋灯。
林鹊栖仍起,山童唤不应。
悠然坐待旦,息倦倚书縢。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雨夜,我在四更时分起身直坐到天明。
门前巷子冷得像冰,生活如同出家的僧人般清淡。
小窗外愁苦的夜雨,孤独的身影在秋灯下显得格外怯懦。
林中的喜鹊栖息却又飞起,山里的孩子叫唤却没有回应。
我悠然地坐着静待天亮,疲倦时靠在书卷上。

注释:

  • 门巷:指家门口的小巷子。
  • 冷如冰:形容天气寒冷,给人一种刺骨的感觉。
  • 生涯淡似僧:生活的清淡,像出家人一样没有世俗的繁华。
  • 小窗愁夜雨:窗外的夜雨让人感到忧愁。
  • 孤影怯秋灯:在秋天的灯光下,孤独的身影显得畏惧。
  • 林鹊:指栖息在树上的喜鹊。
  • 山童唤不应:山里的孩子在呼喊,但没有人回应。
  • 悠然坐待旦:安静地坐着等到天亮。
  • 息倦倚书縢:疲倦时靠在书卷上休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兼擅诗、词、文、书、画。他的作品以爱国情怀、忧国忧民的思想著称,常常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破家亡之际。陆游身处乱世,内心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描绘的雨夜场景,正是他个人内心孤独和无奈的写照。

诗歌鉴赏:

《雨夜四鼓起坐至明》通过描绘一个寒冷的雨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开头“门巷冷如冰”,直接点出环境的寒冷与清冷,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诗人将自己的生活与出家人相提并论,表明他对世俗生活的淡薄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小窗外的夜雨与孤独的身影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无常与孤独的苦恼。尤其是“孤影怯秋灯”一句,表现了他在这样寂静的夜晚,面对灯光下的孤独,内心的恐惧与无助。

随着诗的推进,林鹊和山童的意象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命活力的期望与对自然的观察,然而最终却是“唤不应”的沉默,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孤独感。最后一句“悠然坐待旦”,表达了一种逆境中的淡然与从容,虽然生活艰辛,但他依然保持着一颗平静的心,耐心等待黎明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陆游在雨夜中的沉思与坚韧,传达了他对生活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门巷冷如冰:描绘了雨夜的寒冷,暗示生活的清冷。
  2. 生涯淡似僧: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淡薄态度,隐喻内心宁静。
  3. 小窗愁夜雨:夜雨带来的愁苦,反映诗人的感受。
  4. 孤影怯秋灯:孤独的身影在灯下显得脆弱。
  5. 林鹊栖仍起:描绘自然,象征生活的动态。
  6. 山童唤不应:人际的隔离与孤独感。
  7. 悠然坐待旦:表现诗人的从容与耐心。
  8. 息倦倚书縢:最后的倦怠与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冷如冰”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寒冷的环境。
  • 对仗:如“生涯淡似僧”和“孤影怯秋灯”,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夜雨与孤影的情感表达,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雨夜的孤独与宁静,表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淡然与坚韧,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门巷:象征生活的环境与状态。
  • 夜雨:代表忧愁与孤独。
  • 秋灯: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思虑。
  • 林鹊:象征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山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生涯淡似僧”意指什么?

    • A. 生活丰富多彩
    • B. 生活清淡无味
    • C. 生活充满乐趣
    • D. 生活繁忙忙碌
  2. “孤影怯秋灯”中的“孤影”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朋友
    • B. 诗人自己
    • C. 诗人的家人
    • D. 自然景物
  3. 诗的末尾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焦虑与恐惧
    • B. 从容与耐心
    • C. 快乐与幸福
    • D. 忧伤与绝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 陆游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国家的忧虑,但是陆游更倾向于个人的孤独感,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的关切。
  • 主题对比:陆游的《雨夜四鼓起坐至明》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更偏向于家国情怀的强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