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蒋山》
时间: 2025-01-10 22:59: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蒋山
作者:周紫芝
薄游践初心,寓宿便晚静。
山空秋有声,人寂夜更永。
华鲸催晓色,有客动深省。
焚香礼大士,杖策上危岭。
黄金明窣堵,妙音生佛境。
眼穷天无尽,地转江万顷。
缅怀梁武帝,问法昔造请。
识师鸟巢中,道契言自领。
会令天龙宫,金碧粲绝顶。
我来脩法供,汲水具乳茗。
愿同桑下留,览胜毕馀景。
还从天际归,悠然理烟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蒋山的所见所感。作者初游此地,心中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初心,夜晚在山中住宿,环境静谧。秋天的山中一片空旷,只有空灵的声音回响,夜晚更加悠长寂静。清晨,华丽的曙光催促着日出,客人们在此刻思考人生。作者焚香礼佛,手持拐杖走上陡峭的山岭,仿佛走入如金色的佛国,听到佛音环绕。眼望无边的天空,地面江水浩渺。作者回忆起梁武帝曾经的法案,感慨于历史的沧桑。在鸟巢中与大师交谈,领悟到真理。最终,想到天龙宫的金碧辉煌,心中感慨万千。诗人来到此地修行,准备取水泡茶,愿与友人在桑树下长留,共同欣赏美景。最后,依依不舍归去,悠然自得地驾舟归家。
注释
- 薄游:指轻松的游览,心中保持初心。
- 寓宿:在此地住宿,寓意在此地的情感寄托。
- 华鲸:指美丽的晨曦。
- 焚香礼大士:焚香供奉佛陀,表示对佛教的虔诚。
- 金碧:形容色彩绚丽,金色和碧色的辉煌。
- 梁武帝:指梁朝的皇帝,因其信佛而著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紫芝,字仲华,号白云,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见长,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周紫芝晚年时,他在蒋山游玩,受到自然景观和佛教文化的启发,表达了他对人生、自然及宗教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宿蒋山》是一首意境深远的诗,周紫芝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他在初秋的夜晚,感受到了山中宁静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诗中多次提到对佛教的敬仰,表现了他在大自然中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以清晨的光景为引,描绘了从夜晚到清晨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不断进程与思考,最终回归自然的精神境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道理的领悟,诗人在此地找到了内心的寄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薄游践初心:轻松的游览中践行初心,表明诗人心中依旧保持最初的理想。
- 寓宿便晚静:在此夜晚安宿,环境宁静。
- 山空秋有声:空旷的山中,秋天的声音回荡。
- 人寂夜更永:人少的夜晚显得更长久。
- 华鲸催晓色:美丽的晨曦催促着日出。
- 有客动深省:客人们在思考人生。
- 焚香礼大士:焚香以礼佛,表达对佛教的虔诚。
- 杖策上危岭:手持拐杖攀登陡峭的山岭。
- 黄金明窣堵:金色的光辉照耀着佛国。
- 妙音生佛境:美妙的声音漂浮在佛的境界中。
- 眼穷天无尽:视野中天空无边无际。
- 地转江万顷:大地转动,江水浩瀚。
- 缅怀梁武帝:追忆梁武帝的宗教信仰。
- 问法昔造请:探讨过去的法理。
- 识师鸟巢中:在鸟巢中识得师长。
- 道契言自领:领悟到真理。
- 会令天龙宫:感慨于天龙宫的辉煌。
- 金碧粲绝顶:金色与碧色交相辉映。
- 我来脩法供:我来到这里修行。
- 汲水具乳茗:取水泡茶,准备款待。
- 愿同桑下留:希望与友人在桑下长留。
- 览胜毕馀景:欣赏美景,将此美好留存心中。
- 还从天际归:从天际归来。
- 悠然理烟艇:悠然自得地驾舟归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人心情感结合,形成深刻的意象。
- 对仗:诗中使用了多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宗教的敬仰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分析
- 薄游:象征着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
- 华鲸:代表着希望和新的开始。
- 焚香:表示对佛教的信仰与尊重。
- 金碧:象征着美好与辉煌的境界。
- 鸟巢:代表着安全与归属,暗示学习与领悟的过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薄游”指的是: A. 轻松的游览
B. 严肃的旅行
C. 繁忙的行程
D. 远途的跋涉 -
“焚香礼大士”中“大士”指的是: A. 高人
B. 大佛
C. 名士
D. 学者 -
诗中提到的“梁武帝”以什么著称? A. 仁爱
B. 信佛
C. 文才
D. 武力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周紫芝的《宿蒋山》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但风格上,周紫芝更趋向于佛教文化的融合,而李白则在表达个人情感上更为直接与奔放。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入门》
- 相关研究论文《周紫芝的诗歌与佛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