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蜡梅)》

时间: 2025-01-27 03:48:07

不比江梅粉作华。

天香肯作俗香夸。

高悬蜡蓓蜂房密,遍挂金钟雁字斜。

侵月影,上窗纱。

中央颜色自仙家。

玉人插向乌云畔,浑似灵犀正透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比江梅粉作华。天香肯作俗香夸。
高悬蜡蓓蜂房密,遍挂金钟雁字斜。
侵月影,上窗纱。中央颜色自仙家。
玉人插向乌云畔,浑似灵犀正透芽。

白话文翻译:

这与江梅的粉色华丽无可比拟。天香(蜡梅的香气)怎么会愿意做那俗气的香气夸耀呢?
蜡梅的花朵高高挂起,蜜蜂的蜂房如同密密麻麻地悬在上面,金色的钟形花朵依次挂着,像雁字形斜挂。
月光侵入的影子,映在窗纱上,中央的颜色仿佛来自仙家。
玉人把花插在乌云的边缘,宛若灵犀正透出新芽。

注释:

  • 江梅:指江南的梅花,寓意华丽。
  • 天香:蜡梅的香气,清幽而不俗。
  • 蜡蓓:蜡梅的花朵,形状如蓓蕾。
  • 金钟:蜡梅的花形状像小钟,金色象征华美。
  • 侵月影:月光照射的影子。
  • 玉人:美丽的女子,常用来比喻花。
  • 灵犀:灵犀相通,意指心灵的默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邵叔齐,字景曜,号天游,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常常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尤其对花卉的描写颇具特色。

创作背景:蜡梅作为冬季花卉,象征着坚韧与高洁,邵叔齐在此诗中借助蜡梅表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鹧鸪天(蜡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蜡梅的清香与美丽,诗人在描写中不仅展示了蜡梅的外观和香气,也融入了自己对美的哲思。开篇便以“江梅”作比较,突显蜡梅的独特与非凡,蜡梅的香气不愿与世俗的香气为伍,展现了其高洁的品格。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高悬蜡蓓”“遍挂金钟”等意象,将蜡梅的形态和生机表现得生动而鲜活,仿佛让人感受到那芬芳扑鼻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侵月影,上窗纱”一句,描绘了月光照在窗纱上的美丽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氛围。最后,通过“玉人插向乌云畔”,不仅引出了蜡梅的美丽,也隐喻了诗人对理想与美的向往。整首诗以蜡梅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心灵的高洁与追求,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与审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比江梅粉作华:蜡梅与江梅相比,前者的清香和高洁无人能及。
  2. 天香肯作俗香夸:蜡梅的香气不屑于跟随世俗的香气夸耀。
  3. 高悬蜡蓓蜂房密:蜡梅花朵高悬,蜂房密集,表明春的生机。
  4. 遍挂金钟雁字斜:金色的钟形花朵像雁字般斜挂着,形态优美。
  5. 侵月影,上窗纱:月光的影子映在窗纱上,透出一种静谧。
  6. 中央颜色自仙家:蜡梅的颜色似乎来自仙界,寓意其超凡脱俗。
  7. 玉人插向乌云畔:美丽的女子将花插在乌云边,象征美的追求。
  8. 浑似灵犀正透芽:宛如灵犀相通,生命的萌动与美的灵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蜡梅比作“天香”,突出其优雅与不俗。
  • 拟人:赋予花朵和影子以人的特征,增强情感共鸣。
  • 对仗:如“高悬蜡蓓”“遍挂金钟”,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蜡梅展开,通过蜡梅的描写表达了超凡脱俗的美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高洁与孤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蜡梅:象征坚韧与清香,自然的高洁。
  • 月影:象征宁静与思考,反映内心的情感。
  • 玉人:象征理想的美,向往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将蜡梅与哪种花作比较? A. 桃花
    B. 江梅
    C. 牡丹
    D. 菊花

  2. “玉人插向乌云畔”中的“玉人”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一种花
    C. 诗人
    D. 一种动物

  3. 整首诗表达的主题是?
    A. 对世俗生活的追求
    B. 对美与理想的向往
    C. 对财富的渴望
    D. 对友情的思考

答案:1-B;2-A;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陆游的《梅花》
  • 唐代王安石的《梅花》

诗词对比

  • 比较邵叔齐的《鹧鸪天(蜡梅)》与陆游的《梅花》,两者都围绕梅花展开,但前者更注重蜡梅的独特气质与环境的融合,而后者则更强调梅花在寒冬中的坚韧,展现出不同的审美取向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