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时间: 2025-01-10 18:59:12

减塑冠儿,宝钗金缕双D665结。

怎教宁帖。

眼恼儿里劣。

韵底人人,天与多磨折。

休分说。

放灯时节。

闲了花和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塑冠儿,宝钗金缕双结。怎教宁帖。眼恼儿里劣。韵底人人,天与多磨折。休分说。放灯时节。闲了花和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盛装打扮后的心情与情感。她的头饰精致,配有金缕的宝钗,然而却因眼前的烦恼而无法安宁,感到心中愤懑。词中提到“韵底人人”,仿佛在感叹众人都经历了生活的磨难,最后还是要面对现实。到放灯的时节,她的心情也许会稍微好转,但花与月的闲适似乎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

注释:

  • 减塑冠儿:指头饰,减去繁重的装饰。
  • 宝钗金缕双结:形容女子的发饰精美,金缕编成的双结。
  • 怎教宁帖:如何能够安宁,表达心中烦恼。
  • 眼恼儿里劣:在烦恼中,眼神里透出不快。
  • 韵底人人:指人们的生活都有其韵律与底蕴。
  • 天与多磨折:生活中有许多磨难与折磨。
  • 放灯时节:指元宵节等放灯的节日。
  • 闲了花和月:花与月虽美,却无法消除内心的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元干,宋代词人,以词风清丽见称,常描写女性情怀与生活情境。他的作品多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腻情感,反映出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创作背景:

《点绛唇》创作于宋代,那个时期商业繁荣,市井文化兴盛,诗人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女性内心情感的细腻观察,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中的种种矛盾与困扰。

诗歌鉴赏:

《点绛唇》展现了女子在繁华背后的孤独与无奈,虽然外表打扮得光鲜亮丽,但内心却充满了烦恼和不安。词中的“减塑冠儿”暗示了对繁琐的逃避,表明在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内心却是波涛汹涌。通过对装饰的描绘,诗人将外在与内心的反差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提到“放灯时节”,让人联想到节日的欢愉,但实际上却与内心的寂寞形成了鲜明对比。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展现了张元干对女性情感的细腻观察和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减塑冠儿:强调简朴的装扮,反映内心的烦恼。
  2. 宝钗金缕双结:对美丽的渲染,也暗示着内心的纠结。
  3. 怎教宁帖:表明内心不安的无奈。
  4. 眼恼儿里劣:愤懑的眼神,显示出不满与无奈。
  5. 韵底人人:生活的共同体验,强调人们都经历磨难。
  6. 天与多磨折:生活的艰辛与折磨。
  7. 休分说:劝阻谈论,暗含对现实的逃避。
  8. 放灯时节:节日的象征,然而内心的孤独依然存在。
  9. 闲了花和月:美丽的景象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宝钗金缕”比喻美丽而复杂的心情。
  • 对仗:词句间的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通过“眼恼”展现情感的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探讨了内外矛盾的主题,通过女子的装扮与内心的烦恼,展现出一种无奈的美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地位与美丽,体现社会对女性的期待。
  • :象征着节日的欢愉和光明,但也反映内心的孤独。
  • 花月:象征着自然之美,代表着渴望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减塑冠儿”指的是什么?

    • A. 减少装饰的头饰
    • B. 精致的发型
    • C. 传统的服饰
  2. 诗中提到的“放灯时节”最可能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元宵节
    • C. 端午节
  3. 本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快乐的节日
    • B. 女性的内心矛盾与孤独
    •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张元干的《点绛唇》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描写女性情感方面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反映出女性在社会与情感中的复杂体验,体现了词人对女性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与同情。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