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仲辅三首 其二》

时间: 2024-09-19 21:27:20

貌古期惊世,心夷合享年。

交游称长者,风味配先贤。

雁序飘零地,龙门寂寞边。

不知谁作诔,著意翠珉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李仲辅三首 其二

貌古期惊世,心夷合享年。
交游称长者,风味配先贤。
雁序飘零地,龙门寂寞边。
不知谁作诔,著意翠珉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李仲辅的悼念。诗人首先说,李仲辅的外貌古朴而令人惊叹,内心却是宽广而悠然,像是与世长存。与他交往的人都称赞他为长者,李仲辅的风范与古代的贤人相匹配。接着,诗人描绘了秋雁在空中飞舞,落在了孤寂的龙门边,显得格外凄凉。最后,诗人感叹,不知道是谁为他写下了挽文,意图在华丽的翠玉上刻下他的名字。

注释

字词注释

  • 貌古:指外貌古朴、典雅。
  • 期惊世:期望能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心夷:内心宽广、安宁。
  • 交游称长者:交往的人都称他为长者。
  • 风味:风范、气质。
  • 先贤:古代的贤人。
  • 雁序:指大雁的迁徙,寓意离别。
  • 龙门:传说中的一个象征性地点,代表孤独。
  • :挽文。
  • 翠珉:美玉,象征珍贵。

典故解析

  • 龙门:在古代文学中常用作孤寂、高远的象征。
  • 雁序:常用来表达离别与哀愁的情感,雁的迁徙正是对离别的隐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元干,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主要以咏史抒怀的诗歌而著称。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人性与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仲辅去世之际,诗人以此表达对李仲辅的怀念与哀悼,表现出对友人深厚的情感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李仲辅外貌与内心的对比,展现了他既有古典美又具人格魅力的特质。诗中的“貌古期惊世”不仅赞美了他外表的古朴,更暗含了诗人对其人品的赞誉。接下来,诗人提到李仲辅的交友圈,称其为长者,表明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诗中“雁序飘零地,龙门寂寞边”则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哀伤,雁的飞舞象征着离别,而龙门的寂寞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情的深邃。最后一句“不知谁作诔,著意翠珉镌”更是透露出一种无奈,表达对李仲辅逝去后,谁来为他书写挽歌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珍视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追思,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出宋代诗歌特有的文人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貌古期惊世:外貌古朴,令人惊叹。
  • 心夷合享年:内心宽广,似乎能与世长存。
  • 交游称长者:朋友们都称他为长者,体现其德行与地位。
  • 风味配先贤:他的风范与古代贤人相匹配,彰显其伟大。
  • 雁序飘零地:大雁在空中飞舞,象征着离别。
  • 龙门寂寞边:龙门的孤寂,暗示心中孤独。
  • 不知谁作诔:不知道谁为他写挽文。
  • 著意翠珉镌:希望在美玉上刻下他的名字,表达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雁序”来比拟离别的情感。
  • 对仗:如“貌古”和“心夷”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意象来反映内心情感,体现出诗歌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李仲辅的缅怀,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感情,同时也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和对逝去岁月的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传统与深厚的人格魅力。
  • :象征离别、孤独。
  • 龙门:象征孤寂与高远。
  • 翠珉:象征珍贵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交游称长者”,这句话的意思是: A. 朋友们都称他为年轻人
    B. 朋友们都称他为长者
    C. 朋友们都不认识他

  2. “雁序飘零地”中的“雁序”指的是: A. 大雁的飞行
    B. 一种乐器
    C. 一种植物

  3. 诗中“龙门”象征: A. 热闹
    B. 孤独与高远
    C. 财富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同样表达对友人和历史的追思。
  • 《秋夕》(杜牧):在秋天的景色中表达孤独与哀伤的情感。

诗词对比

  • 《岳阳楼记》(范仲淹)与此诗相比,前者更强调历史的流转与个人的责任,而后者则更专注于个体的情感与怀念,展现了不同的文学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