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郎中宣义里新居》

时间: 2025-01-26 04:17:31

爱君新买街西宅,客到如游鄠杜间。

雨后退朝贪种树,

申时出省趁看山。

门前巷陌三条近,墙内池亭万境闲。

见拟移居作邻里,不论时节请开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王郎中宣义里新居
作者: 刘禹锡

爱君新买街西宅,
客到如游鄠杜间。
雨后退朝贪种树,
申时出省趁看山。
门前巷陌三条近,
墙内池亭万境闲。
见拟移居作邻里,
不论时节请开关。


白话文翻译:

我爱你新买的西街房子,
客人来时就像游玩鄠杜一样。
雨后退朝时,我贪恋于种树,
申时出门,恰好去看山。
门前的巷子有三条近道,
墙内的池塘亭子无比悠闲。
我想要迁居到这里做邻居,
不论是什么季节,请你随时开门。


注释:

  • 爱君:喜爱您。
  • 新买:刚刚购买的。
  • 街西宅:指西街的房子。
  • 客到如游鄠杜间:客人来时像游历鄠杜那样轻松自在。鄠杜: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是风景优美的地方。
  • 雨后退朝:雨后,早晨的朝霞退去时。
  • 贪种树:喜欢在这时种植树木。
  • 申时:古代时辰,约下午3点到5点。
  • 出省:出门游玩。
  • 趁看山:借此机会去欣赏山景。
  • 巷陌:指小巷和街道。
  • 万境闲:形容墙内的池塘和亭子等景致非常宁静悠闲。
  • 见拟移居作邻里:看到这里,想要迁居成为邻居。
  • 不论时节请开关:不管是什么季节,请随时开门迎接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字梦得,号适园。他以诗歌、散文和政论闻名,风格清新自然,富于哲理。其诗作常常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刘禹锡对朋友王郎中新居的祝贺,表现了他对友人安居乐业的欣慰与祝福,同时流露出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居住环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运用了清新自然的语言,结合了对新居环境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朋友新居的喜爱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诗中“爱君新买街西宅”一句,点明了诗的主题,表达了对友人新居的赞赏;而“客到如游鄠杜间”则通过生动的比喻,传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客人来访所带来的轻松愉悦。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新居的环境,提到“雨后退朝贪种树”,让人想起雨后的清新与生机,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居生活的向往。

“门前巷陌三条近,墙内池亭万境闲”两句,描绘了新居周围小巷的便利和墙内悠闲的景致,展现了生活的惬意与闲适。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希望能够迁居到此,与友人共同生活,享受四季的变换与生活的乐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人际间的温情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爱君新买街西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新居的喜爱之情。
  2. 客到如游鄠杜间:比喻客人来访时的轻松自在。
  3. 雨后退朝贪种树:描写雨后宁静的早晨,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4. 申时出省趁看山:表现诗人出门游玩的闲适心情。
  5. 门前巷陌三条近:描写新居交通便利。
  6. 墙内池亭万境闲:表达新居内外环境的宁静美好。
  7. 见拟移居作邻里:诗人希望能迁居至此,与友人做邻居。
  8. 不论时节请开关:表示希望随时受到友人的欢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客到如游鄠杜间”,通过比喻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美感,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新居环境的描绘,传达了对友人生活的祝福和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宅: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雨后:象征洗净与清新,寓意生活的美好。
  • 山、树、池、亭:自然的意象,代表着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禹锡的《题王郎中宣义里新居》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祝福
    B.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C. 对官场的失望
    D. 对历史的思考

  2. “雨后退朝贪种树”中“贪”字的含义是:
    A. 渴望
    B. 吝啬
    C. 过度
    D. 忘却

  3. 诗中提到的“鄠杜”是指:
    A. 一座山
    B. 一条河
    C. 一处风景名胜
    D. 一座城市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 - 王维
  • 《鹿柴》 - 王维

诗词对比:

  • 《题王郎中宣义里新居》《山中与幽人对酌》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但刘禹锡的作品更加强调人际之间的温情,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个人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沉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史》
  • 《刘禹锡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