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集》

时间: 2025-04-28 15:12:12

风雅不复兴,后来谁可数。

陵迟数百岁,天地实生甫。

假之虹与霓,照耀蟠肺腑。

夺其富贵乐,激使事言语。

遂令困饥寒,食粝衣挂缕。

幽忧勇愤怒,字字倒牛虎。

嘲词破万家,摧拉谁得御。

又如滔天水,决泄得神禹。

他人守一巧,为豆不能簠。

君独备飞奔,捷蹄兼骏羽。

飘萍竟终老,到死尚为旅。

高才遭委弃,谁不怨且怒。

君乎独此忘,所惜唐遗绪。

悲嗟痛祸乱,欲取彝伦叙。

天资自忠义,岂媚后人睹。

艰难得一职,言事竟龃龉。

此心耿可见,谁肯浪自苦。

鄙哉浅丈夫,夸己讪其主。

文章不知道,安得擅今古。

光焰万丈长,犹能伏韩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雅不复兴,后来谁可数。陵迟数百岁,天地实生甫。假之虹与霓,照耀蟠肺腑。夺其富贵乐,激使事言语。遂令困饥寒,食粝衣挂缕。幽忧勇愤怒,字字倒牛虎。嘲词破万家,摧拉谁得御。又如滔天水,决泄得神禹。他人守一巧,为豆不能簠。君独备飞奔,捷蹄兼骏羽。飘萍竟终老,到死尚为旅。高才遭委弃,谁不怨且怒。君乎独此忘,所惜唐遗绪。悲嗟痛祸乱,欲取彝伦叙。天资自忠义,岂媚后人睹。艰难得一职,言事竟龃龉。此心耿可见,谁肯浪自苦。鄙哉浅丈夫,夸己讪其主。文章不知道,安得擅今古。光焰万丈长,犹能伏韩愈。

白话文翻译

风雅之风不再兴起,后来谁能数得清。历经数百年的衰落,天地间实在生出了杜甫。赋予他彩虹与霓虹的光辉,照耀他内心的深处。剥夺了他的富贵与欢乐,激发他用言语表达。使他困于饥寒,吃粗粮穿破衣。内心的忧愁与愤怒,字字如倒牛虎般有力。嘲讽之词破万家,谁能抵御其摧毁。又如滔天的洪水,只有神禹能决泄。他人守着一点小聪明,只能做小事不能做大。唯独你准备飞奔,快蹄兼有骏马的羽翼。像飘萍一样终老,到死仍是旅人。高才遭弃,谁能不怨且怒。唯独你忘记了这些,珍惜唐朝的遗风。悲叹痛恨祸乱,想要恢复秩序。天性忠义,岂会媚俗后人。艰难得到一职,言事却遭遇阻碍。这份心意可见,谁肯白白受苦。浅薄的丈夫,自夸讥讽主人。文章不懂得大道,怎能独步古今。光焰万丈长,仍能屈服于韩愈。

注释

  • 风雅: 指《诗经》的风、雅,代表古代诗歌的高雅传统。
  • 陵迟: 衰落,衰退。
  • : 指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 虹与霓: 比喻杜甫的才华和光辉。
  • 蟠肺腑: 深入内心。
  • 食粝衣挂缕: 形容生活贫困。
  • 倒牛虎: 形容力量强大。
  • 嘲词破万家: 形容杜甫的诗具有强烈的批判力。
  • 决泄得神禹: 比喻杜甫的诗如洪水般有力,只有像神禹这样的英雄才能控制。
  • : 古代的一种大型食器。
  • 飘萍: 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彝伦叙: 指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 龃龉: 意见不合,冲突。
  • 伏韩愈: 指屈服于韩愈的文学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宋代诗人,字文潜,号柯山,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读杜甫诗集后的感慨之作,表达了对杜甫才华的赞赏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杜甫的赞美,展现了杜甫的才华和对时代的深刻影响。诗中,“风雅不复兴”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当时诗坛的不满和对杜甫的怀念。作者用“虹与霓”、“倒牛虎”等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杜甫诗作的辉煌和力量。同时,通过对杜甫生活困苦的描述,反映了杜甫的坚韧和不屈。诗的最后,作者通过对杜甫的评价,表达了对杜甫的敬仰和对文学传统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雅不复兴,后来谁可数。 - 表达了对当时诗坛的不满和对杜甫的怀念。
  2. 陵迟数百岁,天地实生甫。 - 指出杜甫是历经数百年衰落后天地间诞生的伟大诗人。
  3. 假之虹与霓,照耀蟠肺腑。 - 用彩虹和霓虹比喻杜甫的才华和光辉。
  4. 夺其富贵乐,激使事言语。 - 描述杜甫被剥夺了富贵和欢乐,只能通过言语表达。
  5. 遂令困饥寒,食粝衣挂缕。 - 描绘杜甫生活的贫困。
  6. 幽忧勇愤怒,字字倒牛虎。 - 形容杜甫诗作的力量和激情。
  7. 嘲词破万家,摧拉谁得御。 - 描述杜甫诗作的批判力和影响力。
  8. 又如滔天水,决泄得神禹。 - 比喻杜甫的诗如洪水般有力。
  9. 他人守一巧,为豆不能簠。 - 对比杜甫和其他诗人,指出杜甫的伟大。
  10. 君独备飞奔,捷蹄兼骏羽。 - 形容杜甫的诗作如骏马般奔腾。
  11. 飘萍竟终老,到死尚为旅。 - 描述杜甫漂泊不定的生活。
  12. 高才遭委弃,谁不怨且怒。 - 表达对杜甫遭遇的不平和愤怒。
  13. 君乎独此忘,所惜唐遗绪。 - 指出杜甫珍惜唐朝的遗风。
  14. 悲嗟痛祸乱,欲取彝伦叙。 - 表达杜甫对时代祸乱的悲叹和对秩序的渴望。
  15. 天资自忠义,岂媚后人睹。 - 指出杜甫的天性和忠义。
  16. 艰难得一职,言事竟龃龉。 - 描述杜甫在官场上的困境。
  17. 此心耿可见,谁肯浪自苦。 - 表达杜甫的坚持和不易。
  18. 鄙哉浅丈夫,夸己讪其主。 - 批评那些自夸和讥讽主人的人。
  19. 文章不知道,安得擅今古。 - 指出文章需要懂得大道才能独步古今。
  20. 光焰万丈长,犹能伏韩愈。 - 表达对杜甫文学成就的敬仰。

修辞手法:

  • 比喻: 如“虹与霓”、“倒牛虎”、“滔天水”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杜甫的才华和诗作的力量。
  • 对比: 通过对比杜甫和其他诗人,突出了杜甫的伟大。
  • 排比: 如“幽忧勇愤怒,字字倒牛虎”,增强了语句的节奏感和力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杜甫的赞美,展现了杜甫的才华和对时代的深刻影响。诗中,作者表达了对杜甫的敬仰和对文学传统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杜甫的坚韧和不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虹与霓: 比喻杜甫的才华和光辉。
  • 倒牛虎: 形容杜甫诗作的力量和激情。
  • 滔天水: 比喻杜甫的诗如洪水般有力。
  • 飘萍: 比喻杜甫漂泊不定的生活。
  • 彝伦叙: 指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风雅不复兴”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当时诗坛的什么态度?

    • A. 满意
    • B. 不满
    • C. 无所谓
    • D. 欣赏
  2. 诗中“陵迟数百岁,天地实生甫”一句中的“甫”指的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王维
    • D. 白居易
  3. 诗中“幽忧勇愤怒,字字倒牛虎”一句形容了杜甫诗作的什么特点?

    • A. 温柔细腻
    • B. 力量和激情
    • C. 平淡无奇
    • D. 华丽辞藻
  4. 诗中“飘萍竟终老,到死尚为旅”一句描述了杜甫的什么生活状态?

    • A. 安定富足
    • B. 漂泊不定
    • C. 官场得意
    • D. 隐居山林

答案:

  1. B
  2. B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杜甫的《登高》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张耒的《读杜集》:两者都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杜甫的敬仰。
  • 杜甫的《登高》与张耒的《读杜集》:两者都展现了杜甫的才华和对时代的深刻影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杜甫全集》
  • 《宋诗选注》
  • 《唐诗三百首》

相关诗句

风雅不复兴,后来谁可数。下一句是什么

陵迟数百岁,天地实生甫。上一句是什么

陵迟数百岁,天地实生甫。下一句是什么

假之虹与霓,照耀蟠肺腑。上一句是什么

假之虹与霓,照耀蟠肺腑。下一句是什么

夺其富贵乐,激使事言语。上一句是什么

夺其富贵乐,激使事言语。下一句是什么

遂令困饥寒,食粝衣挂缕。上一句是什么

遂令困饥寒,食粝衣挂缕。下一句是什么

幽忧勇愤怒,字字倒牛虎。上一句是什么

幽忧勇愤怒,字字倒牛虎。下一句是什么

嘲词破万家,摧拉谁得御。上一句是什么

嘲词破万家,摧拉谁得御。下一句是什么

又如滔天水,决泄得神禹。上一句是什么

又如滔天水,决泄得神禹。下一句是什么

他人守一巧,为豆不能簠。上一句是什么

他人守一巧,为豆不能簠。下一句是什么

君独备飞奔,捷蹄兼骏羽。上一句是什么

风雅不复兴,下一句是什么

后来谁可数。上一句是什么

后来谁可数。下一句是什么

陵迟数百岁,上一句是什么

陵迟数百岁,下一句是什么

天地实生甫。上一句是什么

天地实生甫。下一句是什么

假之虹与霓,上一句是什么

假之虹与霓,下一句是什么

照耀蟠肺腑。上一句是什么

照耀蟠肺腑。下一句是什么

夺其富贵乐,上一句是什么

夺其富贵乐,下一句是什么

激使事言语。上一句是什么

激使事言语。下一句是什么

遂令困饥寒,上一句是什么

遂令困饥寒,下一句是什么

食粝衣挂缕。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