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宏庵宴席,客有持桐子侑俎者,自云其姬亲剥之)》
时间: 2025-04-27 06:22:22意思解释
声声慢(宏庵宴席,客有持桐子侑俎者,自云其姬亲剥之)
原文展示
寒筲惊坠,香豆初收,银床一夜霜深。
乱泻明珠,金盘来荐清斟。
绿窗细剥檀皱,料水晶微损春簪。
风韵处,惹手香酥润,樱口脂侵。
重省追凉前事,正风吟莎井,月碎苔阴。
颗颗相思,无情漫搅秋心。
银台翦花杯散,梦阿娇金屋沈沈。
甚时见,露十香钗燕坠金。
白话文翻译
寒筲的声音惊动了落下的果子,香豆刚刚开始收获,银床上留下一夜的霜深。
明珠如雨般洒落,金盘上恭敬地斟满清酒。
在绿窗前细心剥开檀皱,水晶春簪微微损伤。
在风韵的地方,手指轻触,感到香酥的滋润,樱色的唇膏侵染其间。
回想起以前追凉的情景,正值风吟莎井,月光碎落在苔藓的阴影上。
颗颗相思无情地搅动着秋心。
银台上剪花的杯子散落,梦中的阿娇在金屋里沉沉入睡。
何时再见,露水在十香钗上,燕子坠落金色的身影。
注释
- 寒筲:指寒冷的风声或水流声,暗示秋冬的寒意。
- 香豆:一种香料植物,象征着丰收。
- 银床:指夜晚的清冷与寂静。
- 绿窗:窗户带有绿意,象征生命和希望。
- 香酥润:形容触感细腻且柔和的美好感觉。
- 阿娇:指王嫱,表明对美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文英是宋代著名的词人,生于南宋时期,其词风清丽,情感细腻,擅长描绘女性情感和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宴席之际,反映了当时士人宴饮时的情景。作者在宴会上品尝美酒,感怀往事,抒发对美人和往昔的思念,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感伤。
诗歌鉴赏
《声声慢》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和对往昔情感的追忆。开篇即以“寒筲惊坠”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美丽的氛围,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通过“香豆初收”、“银床一夜霜深”等意象,展示了自然的丰盈与时光的流逝。
在情感的描绘上,吴文英以“重省追凉前事”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颗颗相思,无情漫搅秋心”,揭示了思念带来的忧伤和苦涩。最后,梦中的阿娇与“露十香钗燕坠金”的意象更是深化了对美丽女性的渴望与思念,显示了作者的细腻情感与丰富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寒筲惊坠:寒风或水声打破了宁静,暗示了季节的变化。
- 香豆初收:象征着丰收的季节,给人以希望。
- 银床一夜霜深:描绘了夜晚的寒冷,营造了孤寂的氛围。
- 乱泻明珠:形容美酒如珠般洒落,象征着宴席的奢华。
- 金盘来荐清斟:金盘上盛放的清酒,突出宴席的雅致。
- 绿窗细剥檀皱:在窗前轻轻剥开檀皮,暗示细致的生活态度。
- 风韵处,惹手香酥润:在美好的环境中,感受到生活的温润与柔美。
- 重省追凉前事: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带有一丝伤感。
- 梦阿娇金屋沈沈:梦中美人沉睡,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 甚时见,露十香钗燕坠金:渴望再次相遇,露水与燕子的意象增添了梦幻色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比作明珠,增强了酒的珍贵感。
- 拟人:将风、露水等自然元素赋予了情感,增加了诗意。
- 对仗:在句式上使用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对美好生活的追忆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展开,表达了对爱情与理想的渴望,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细节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寒筲:象征孤寂与秋冬的来临。
- 香豆:象征丰收与美好。
- 银床:象征静谧与清冷。
- 明珠:象征珍贵与美好。
- 阿娇:象征对美丽女性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寒筲”指的是什么? A. 寒风声
B. 秋天的果实
C. 清酒 -
“重省追凉前事”中的“追凉”意思是? A. 追赶凉爽的风
B. 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C. 寻找凉快的地方 -
“梦阿娇金屋沈沈”中的“阿娇”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位美人
C. 一种饮料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作品相比,吴文英的《声声慢》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上更为突出,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表达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孤独。两者在意象上都有自然的描绘,但吴文英更注重宴席的氛围与对往事的追忆。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吴文英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