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寓居春日感怀》

时间: 2025-01-26 03:08:54

江禽野兽两堪伤,避射惊弹各自忙。

头角任多无獬豸,

羽毛虽众让鸳鸯。

落苔红小樱桃熟,侵井青纤燕麦长。

吟把离骚忆前事,汨罗春浪撼残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湘中寓居春日感怀
作者: 齐己 〔唐代〕

江禽野兽两堪伤,
避射惊弹各自忙。
头角任多无獬豸,
羽毛虽众让鸳鸯。
落苔红小樱桃熟,
侵井青纤燕麦长。
吟把离骚忆前事,
汨罗春浪撼残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春日中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慨。诗中提到江边的鸟兽在遭受惊吓时各自忙着躲避,虽然有很多的角和羽毛,但依旧比不过鸳鸯的美丽。落在苔藓上的红樱桃已经成熟,井边的青麦也在茁壮成长。吟唱《离骚》时,作者回想起过去的事,汨罗江的春浪令他心中涌起阵阵感慨。

注释:

  • 江禽:江边的鸟类。
  • 野兽:野外的动物。
  • 獬豸:传说中能辨别是非的神兽,象征正义。
  • 鸳鸯:象征爱情的水鸟。
  • 樱桃:指樱桃树的果实,寓意美好。
  • 燕麦:一种禾本科植物,常用于饲料和食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齐己,字景深,山西人,唐代著名诗人,以写山水田园诗和咏怀诗闻名。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齐己居住在湘中时,正值春日,诗人从周围的自然景色引发了对过往的思考和感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开篇对鸟兽的描写,既展示了自然的生命力,也反映出人们在生存压力下的无奈和忙碌。接着,诗人用“任多无獬豸,羽毛虽众让鸳鸯”来表达对美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里的对比手法增强了诗意的层次感,揭示了作者对生活中的爱情和理想的追求。

后半部分通过描写成熟的樱桃和生长的燕麦,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这不仅是对自然的礼赞,也是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一联提到《离骚》,则是对屈原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蕴含了对人生苦短和理想破灭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禽野兽两堪伤:江边的鸟和野兽都受到了伤害,暗示生活的艰辛。
  2. 避射惊弹各自忙:它们各自忙着躲避危险,表现出一种紧张的状态。
  3. 头角任多无獬豸:即使有许多的美丽羽毛,也无法比拟鸳鸯的独特。
  4. 羽毛虽众让鸳鸯:强调了美的相对性,最终的选择是鸳鸯的美。
  5. 落苔红小樱桃熟:自然界的果实成熟,象征着生命的轮回。
  6. 侵井青纤燕麦长:描绘出生机盎然的春天,给人以希望。
  7. 吟把离骚忆前事:吟唱屈原的《离骚》,唤起对过去的回忆。
  8. 汨罗春浪撼残阳:汨罗江春水涌动,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激荡。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鸳鸯和獬豸比喻美与正义。
  • 对仗:如“江禽野兽”与“避射惊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自然景物被赋予了生动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美的追求,以及对历史的追忆,体现出一种忧伤而又充满希望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江禽:象征自由,代表自然的生命力。
  2. 鸳鸯:象征爱情和美好,代表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3. 樱桃:成熟的果实,象征生命的丰盈与希望。
  4. 燕麦:生长的植物,象征生活的坚韧和再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禽”指的是什么? A. 鸟类
    B. 鱼类
    C. 昆虫
    D. 爬行动物

  2. 诗中提到的“鸳鸯”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爱情
    C. 自由
    D. 知识

  3. 诗中吟唱的诗人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屈原
    D. 白居易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滕王阁序》 - 王勃

诗词对比: 齐己的《湘中寓居春日感怀》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均描写了春日的景象,反映了各自的情感。齐己更关注个人的感怀与历史的回忆,而杜甫则着重于国家的忧患和个人的困境,显示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社会背景。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齐己诗集》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