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梢青
作者: 杨无咎 〔宋代〕
暴雨生凉。做成好梦,飞到伊行。
几叶芭蕉,数竿修竹,人在南窗。
傍人笑我恓惶。算除是铁心石肠。
一自别来,百般宜处,都入思量。
白话文翻译
在暴雨中感到一丝凉意。做了一个美好的梦,仿佛飞到了她的身边。窗外几片芭蕉,几根修竹,映入南窗之中。旁人笑我愁苦,认为我心如铁石。自从别离以来,心中思念的种种情绪,都化作了思量。
注释
- 暴雨生凉:暴雨来临,带来凉爽的感觉。
- 做成好梦:做了一个美好的梦。
- 飞到伊行:飞到她的身边。
- 几叶芭蕉,数竿修竹:指窗外的植物,描绘出一幅自然的画面。
- 傍人:旁人。
- 恓惶:忧愁、无助的样子。
- 算除是铁心石肠:指自己心如铁石,不会动摇。
- 百般宜处:各种情绪和思念。
- 都入思量:都化作思考和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无咎,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闻名。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世间情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柳梢青》创作于一个情感丰富的时期,可能是诗人经历了某种离别或思念的情感。此时的社会环境动荡,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诗歌鉴赏
《柳梢青》是一首充满情感与自然意象的诗。诗中通过暴雨的来临,象征着一种外部环境对内心情感的映照。暴雨带来的凉意,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但同时也隐含着离愁别绪。梦境中的飞翔,象征着对理想与爱的追寻,然而现实中的孤独却是无可避免的。
诗中提到的芭蕉与修竹,不仅仅是自然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芭蕉的柔韧与修竹的挺拔,暗示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生活的坚韧。旁人的嘲笑反映了社会对个人情感的冷漠与不理解,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在此刻被放大。
整首诗在形式上流畅自然,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诗歌的典雅与深邃。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诗意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暴雨生凉:开篇即引入气候变化,暗示情感的转折。
- 做成好梦,飞到伊行:将梦境与现实结合,表现对恋人的思念。
- 几叶芭蕉,数竿修竹,人在南窗:描绘自然环境,同时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傍人笑我恓惶:反映外界对自己情感的无知与嘲笑。
- 算除是铁心石肠:表达自己的坚韧与不屈。
- 一自别来,百般宜处,都入思量:总结自己思念的种种情绪,回归内心的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暴雨”比作情感的冲击,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拟人:自然景物的描绘,使其富有生命力。
- 对仗:如“几叶芭蕉,数竿修竹”,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思念与孤独的主题展开,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爱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暴雨:象征着外界的压迫与内心的情感波动。
- 芭蕉与修竹:分别代表柔情与坚韧,暗示对爱情的向往与坚定。
- 南窗:象征着诗人的生活环境与思考空间。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是自然的描绘,更是情感的寄托,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暴雨生凉”中“生凉”指的是什么? A. 气温下降
B. 心情愉悦
C. 生命力增强
D. 不明原因 -
诗中提到的“几叶芭蕉,数竿修竹”主要用来表现什么? A. 自然景象
B. 诗人的愁苦
C. 生活的忙碌
D. 人际关系 -
“傍人笑我恓惶”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自豪
B. 忽视与嘲笑
C. 无所畏惧
D. 愉快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
- 苏轼的《水调歌头》:反映了对家乡的思念与人生的哲理。
诗词对比
- 杨无咎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都在作品中表达了对情感的细腻感受,但杨无咎更侧重于自然意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加直接地抒发个体情感,展现出女性诗人的特有柔情。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集》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古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