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直以傭为业,何妨睡作魔。
吟诗终日少,饮酒一生多。
坐久头鸣籁,行迟脚有鹅。
林居三十载,一室小维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以做雇工为生,难道就不能在梦中安然入睡吗?吟咏诗歌的时间少之又少,喝酒却是我的一生常态。久坐使我的头部发出鸣响,步行缓慢仿佛腿下有只鹅。经过三十年的隐居生活,我只拥有一个小小的房间,像维摩诘那样。
注释:
- 傭:指雇工,受雇于人工作的人。
- 魔:此处指梦境,意为在梦中安然入睡。
- 吟诗:指作诗、吟诵诗歌。
- 维摩:指维摩诘,佛教中的一位高僧,寓意隐居生活与清净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崇尚诗歌的时代,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生活哲学,语言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诗人闲暇时写成,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感悟,以及对饮酒吟诗生活态度的洒脱。
诗歌鉴赏:
《次韵答攀拍撝》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诗人在诗中表现出对雇佣生涯的坦然,对饮酒吟诗的热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直以傭为业,何妨睡作魔”,直接了当,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接受与对梦想的追求。紧接着的“吟诗终日少,饮酒一生多”,则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无奈与释然,虽然吟诗的机会有限,但饮酒却是他生活中常有的事情。
后两句“坐久头鸣籁,行迟脚有鹅”则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诗人长时间静坐的状态,仿佛在嘲讽自己与世隔绝的生活。最后一句“一室小维摩”,引入了佛教典故,暗示诗人追求一种内心的宁静和超脱,既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隐含了对社会的疏离感。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表达了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直以傭为业:我单靠做雇工为生。
- 何妨睡作魔:难道我不能在梦中安然入睡?
- 吟诗终日少:吟咏诗歌的时间少之又少。
- 饮酒一生多:喝酒却是我一生中常常的事情。
- 坐久头鸣籁:久坐使得我的头部仿佛听到鸣响。
- 行迟脚有鹅:走路缓慢,仿佛脚下生了只鹅。
- 林居三十载:隐居在森林中已经三十年。
- 一室小维摩:我只拥有一个像维摩诘那样的小房间。
修辞手法:
- 比喻:“坐久头鸣籁”与“行迟脚有鹅”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静坐与行走的状态,生动有趣。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和节奏感都较为工整,体现了宋代诗词的对仗特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隐居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的淡然,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理想的坚持,反映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傭: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务实。
- 梦:象征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 酒:象征生活中的乐趣与放松。
- 鸣籁与鹅:象征安静与迟缓,表现隐居生活的状态。
- 维摩:象征着高尚的精神追求与超脱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傭”指的是什么? A. 诗人
B. 雇工
C. 志士
D. 文人 -
诗中的“维摩”是指谁? A. 高僧
B. 诗人
C. 社会
D. 醉客 -
诗中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金钱的重视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定风波》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陈著的《次韵答攀拍撝》更侧重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王维则更多地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的宁静。王维的诗中有着浓厚的山水意象,而陈著的诗则以隐居生活的感悟为主线,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文鉴赏词典》
- 《诗词基础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