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
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
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
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
白话文翻译
在春光明媚的亭子下,流水如今又流向何方呢?
岁月如同梭子一般飞逝,白头苍苍的我们相视无奈。
故人重逢,却发现世事在这些年间发生了千千万万的变化。
官场的境况也已变得冷清,我惭愧于青松在寒冬中依然坚守岁月。
注释
- 亭下:指亭子下面,象征着春日的美好心情。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
- 岁月如梭:比喻时间过得极快,像织布的梭子一样。
- 白首:指年老,白发苍苍。
- 故人:指老朋友,重逢时的感慨。
- 世事:指社会和人生的变化。
- 官况阑珊:形容官场的情况不佳。
- 青松:象征坚贞不屈,能在严寒中挺立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广泛的艺术才华而著称,被誉为“诗、文、书、画四绝”。苏轼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洒脱的一面,也有细腻柔和的一面。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创作于苏轼与好友赵令的离别之际。赵令可能是苏轼的故友,二人曾有过深厚的情谊,此时送别之情愈加深重。诗中流露出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故人情谊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春光的描写,引出对流水的感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开头的“春光亭下”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春日景象,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然而,随着“流水如今何在也”的抛出,诗人开始反思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暗示着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惘。
接下来的“岁月如梭”更是直接表达了时间飞逝的感受,白头相看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知与无奈。对于故人的重见,诗人感慨世事变迁,突显出时间对人情的磨砺和生活境遇的变化。最后一句提到“官况阑珊”,不仅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处境,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整体来说,这首词情感真挚,既有对友谊的珍惜,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
- 春日阳光照射的亭子下,流淌的水如今又流向何方?表达对时间流逝的困惑。
-
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
- 时间像梭子一样飞快,年老的我们相对无奈,感叹时光的无情。
-
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
- 老朋友再次相见,但世事在这些年间已经发生了无数的变化,表现出对时局的感慨。
-
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
- 官场的境况已经变得冷清,诗人感到惭愧,青松在寒冬中依然坚守,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岁月比作“梭”,形象生动地表达时间的飞逝。
- 对仗:诗中对称的结构与节奏增强了词的音乐感。
- 拟人:流水被赋予了情感,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以及对人情冷暖的反思。诗人通过对春光和流水的描写,引发了对人生变迁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对世事无常的遗憾和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光:象征希望与生命的开始。
- 流水:代表时间的流逝。
- 白首:象征年老与经历。
- 故人:传达友谊与情感的纽带。
- 青松:象征坚韧与不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岁月如梭”是用来形容什么? A. 时间的慢
B. 时间的飞逝
C. 时间的停滞 -
“官况阑珊”中的“阑珊”指的是: A. 光亮
B. 凋零
C. 冷清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时间流逝和友谊的感慨
C. 对官场的讽刺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送友人》(李白):同样表达送别之情,但侧重于豪放与壮志,情感更加奔放。
- 《月夜忆舍弟》(杜甫):通过对月夜的描写,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加细腻而深沉。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苏轼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