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庵戏赠湛庵主》

时间: 2025-01-10 22:40:06

保康桥上夜观灯,喝石岩前夏饮冰。

莫把山林笑朝市,老夫手里有乌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碣石庵戏赠湛庵主
苏轼

保康桥上夜观灯,
喝石岩前夏饮冰。
莫把山林笑朝市,
老夫手里有乌藤。


白话文翻译

在保康桥上,我夜晚观赏灯火,
在石岩旁,我一边饮酒,一边消暑解渴。
不要嘲笑山林的清静与安宁,
我手中握着乌藤,心中自有一番乐趣。


注释

字词注释

  1. 保康桥:位于今湖北省,桥名,古代常作为游览胜地。
  2. 观灯:夜晚看灯,通常是指节日或庆典时的灯光。
  3. :此处作动词,指饮酒。
  4. 石岩:指石头和岩石,通常与自然景观相关。
  5. 夏饮冰:夏天饮用冰冷的饮品,表达消暑的情趣。
  6. 莫把:不要把。
  7. 山林:指自然环境,常代表清幽的生活。
  8. 朝市:指繁华的市集,象征喧嚣的城市生活。
  9. 乌藤: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于编织,象征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引用特定的古代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漠。保康桥和石岩的自然景观,使诗人感受到宁静和自在,体现了他对山林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文等多个领域,以其豪放洒脱的风格而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晚年,正值其身处逆境、被贬谪之时。在这种背景下,苏轼选择以自然景观为题,表现对生活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保康桥和石岩作为背景,展现了一个宁静的夏夜场景。诗人在桥上观赏灯火,饮着冰冷的饮品,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享受和对自然的向往。诗的开头通过对夜晚灯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给人以美好的视觉感受。

接下来的“莫把山林笑朝市”则展现了诗人对喧嚣世俗的反思与超然。这里不仅是对城市繁华的批判,更是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最后一句“老夫手里有乌藤”,则是一种自我解嘲,表达了自己虽被贬谪,但仍有独特的快乐与满足。这反映了苏轼的哲学思想:在逆境中寻找内心的安宁与快乐。

整首诗构思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与社会对比,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展现了他洒脱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保康桥上夜观灯: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和灯光的熠熠生辉,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2. 喝石岩前夏饮冰:通过“喝”与“饮冰”的对比,表现了诗人消暑的方式与乐趣。
  3. 莫把山林笑朝市:直接表明诗人对山林与朝市的态度,前者象征宁静,后者象征喧嚣,诗人偏爱前者。
  4. 老夫手里有乌藤:暗含自谦的意味,表明自己虽处逆境,却仍然能从中找到乐趣。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山林”与“朝市”的对比,突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喧嚣生活的排斥。
  • 隐喻:乌藤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态度的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保康桥:象征着宁静与美好。
  2. :代表生活的光亮与希望。
  3. 山林:象征着自然的清静与安宁。
  4. 朝市:象征着喧嚣与繁华的世俗生活。
  5. 乌藤: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保康桥”位于哪个省?
    A. 湖北
    B. 四川
    C. 浙江
    D. 湖南

  2. 诗人对“朝市”的态度是?
    A. 热爱
    B. 讽刺
    C. 无所谓
    D. 依赖

  3. “老夫手里有乌藤”中的乌藤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自由
    C. 淡泊
    D. 名声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 苏轼
  2. 《静夜思》 - 李白
  3.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苏轼 vs. 陶渊明
    苏轼的“碣石庵戏赠湛庵主”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批判,但苏轼更为洒脱,而陶渊明则倾向于理想化的隐居生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苏轼诗词全集》
  2. 《宋代诗词鉴赏》
  3. 《古诗文阅读理解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