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笑令(②乐昌公主)》
时间: 2025-01-11 04:49: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词笑令(②乐昌公主)
作者: 秦观 〔宋代〕
金陵往昔帝王州。
乐昌主第最风流。
一朝隋兵到江上,
共抱凄凄去国愁。
越公万骑鸣箫鼓,
剑拥玉人天上去。
空携破镜望江尘,
千古江枫笼辇路。
辇路。江枫古。
楼上吹箫人在否。
菱花半璧香尘污。
往日繁华何处。
旧欢新爱谁是主。
啼笑两难分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金陵(南京)曾经是帝王之都的辉煌往事,乐昌公主的宫殿更是风流倜傥。可一朝隋兵入侵,公主与国人一起抱着凄凉的心情离去。越国的骑兵吹着箫,鼓声雷动,护送公主离开天际。空余的破镜映照着江面尘埃,千古的江枫笼罩着通往公主辇车的道路。那条辇路,江枫依旧古老。楼上吹箫的人是否还在?那菱花半月的镜子,已被香尘污染。往日的繁华如今何处可寻?旧的欢愉与新的爱情,究竟谁才是主宰?啼笑之间,难以分清。
注释
- 金陵:南京古称金陵,是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之都。
- 乐昌主第:指乐昌公主的宫殿,形容其风流倜傥。
- 隋兵:指隋朝的军队,表明了历史的动荡。
- 越公:指越国的君主,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
- 破镜:象征离散与破碎的感情。
- 江尘:指江边的尘埃,隐喻纷扰的世事。
- 菱花半璧:形容女子的容貌,寓意美丽与清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的词风婉约细腻,情感真挚,常以风景和个人情感为题材,展现出深厚的文学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的动荡背景下,乐昌公主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与人们内心的无奈。秦观通过乐昌公主的悲剧,传达了对国家沦陷、个人命运悲哀的感慨。
诗歌鉴赏
《词笑令》通过对乐昌公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兴衰与个人的悲欢。开篇即以“金陵往昔帝王州”点出历史的辉煌,接着通过乐昌公主的宫殿,突显出当时的风流与繁华,然而这一切却因“隋兵”而戛然而止。诗中反复提到的“凄凄去国愁”,把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引发读者的共鸣。
越公的“万骑”与“鸣箫鼓”则营造出一种壮丽的场景,尽管美好,但也暗含着即将离去的无奈。诗人在描绘公主离去的悲剧时,使用了“空携破镜望江尘”这一意象,象征着破碎的梦想与逝去的美好。古江枫见证了历史的轮回,楼上吹箫的人是否犹在,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的“旧欢新爱谁是主”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思考,更是对历史命运的无奈反问,整首词在悠扬的旋律中交织着悲伤与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陵往昔帝王州:指历史上金陵是帝王之都,象征着繁华的过往。
- 乐昌主第最风流:乐昌公主的宫殿在此时显得尤为风华绝代。
- 一朝隋兵到江上:表明历史变迁,隋军的来袭是转折点。
- 共抱凄凄去国愁:公主和国民共同感受到国家沦陷的愁苦。
- 越公万骑鸣箫鼓:描绘越国骑兵的英姿,营造出壮阔的场景。
- 剑拥玉人天上去:暗示公主的离去如飞升般遥不可及。
- 空携破镜望江尘:破镜象征着破碎的情感与理想,江尘寄托着无尽的思念。
- 千古江枫笼辇路:古老的江枫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辇路虽美,却充满怅惘。
- 楼上吹箫人在否:询问曾经的美好是否依然存在,增添了思乡之情。
- 菱花半璧香尘污:美丽的菱花镜被世事尘埃污染,象征着纯洁的爱情受到侵扰。
- 往日繁华何处:对过去繁华的追忆与感叹。
- 旧欢新爱谁是主:对感情的迷茫与困惑,体现了人们内心的纠结。
- 啼笑两难分付:结尾处的“啼笑”体现了复杂的情感,难以言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破镜”比喻破碎的感情。
- 拟人:如“楼上吹箫人在否”,让景物具有人情味。
- 对仗:如“啼笑两难分付”,增强了词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现了对历史的沉思与个人命运的无奈。通过乐昌公主的故事,传达了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情感纠葛的思考,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陵:象征历史的辉煌与沧桑。
- 乐昌公主:代表美丽与无奈的结合。
- 破镜:象征破碎的理想与情感。
- 江尘:暗示纷扰的世事与无尽的思念。
- 江枫:古老而见证历史的象征,传达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词笑令》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秦观
- D. 苏轼
- 答案:C
-
词中提到的“乐昌主第”指的是谁的宫殿?
- A. 隋王
- B. 乐昌公主
- C. 越公
- D. 秦观
- 答案:B
-
“破镜”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破碎的感情
- C. 美丽
- D. 和平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同样表现了对往日繁华的惋惜与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剖析。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达了女性对过往爱情的追忆和感慨。
诗词对比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与《词笑令》同样有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但辛弃疾更强调英雄气概和激昂的情感,而秦观则更侧重于细腻的个人情感与历史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