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野月来何处,东池柳影深。
微生水风力,稍散暝云阴。
冷极萤沈草,明多鹊动林。
欲知清绝兴,不寐有孤吟。
白话文翻译:
野外的月亮从何而来,东边池塘的柳影显得深邃。
微风吹拂水面,轻轻驱散了傍晚的云影。
寒冷极了,萤火虫沉沉地藏在草丛,
明亮的星光下,松树间的喜鹊在飞动。
如果想知道这种清绝的兴致,
就请不眠静坐,独自吟唱。
注释:
- 野月:指自然环境中的月亮。
- 东池:东边的池塘。
- 柳影:柳树的影子。
- 微生:微弱的生起。
- 水风力:水面上的风力。
- 稍散:稍微散开。
- 暝云阴:傍晚的云影。
- 冷极:极其寒冷。
- 萤沈草:萤火虫隐藏在草丛中。
- 明多:明亮的星光多。
- 鹊动林:喜鹊在树林间飞动。
- 清绝兴:清幽绝伦的兴致。
- 不寐:不睡。
- 孤吟:独自吟唱。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表达的孤独、清幽的情感,常常在古诗中出现,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大自然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宋代诗人,字子晦,号半山,生于北宋时期。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以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作品风格简练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所写的场景可能是作者在一个清冷的夜晚,独坐于池边,感受月光和自然的静谧,表达了他对清幽境界的追求和内心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绍隆池上对月》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孤独情感的深刻体悟。诗的开头,诗人通过“野月来何处”发问,引发读者对月亮来源的思考,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描绘了东池的柳影,进一步渲染出清幽的环境。
“微生水风力,稍散暝云阴”一句,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微风轻拂水面的情景,云影在夜色中渐渐散去,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受。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后半部分中,“冷极萤沈草,明多鹊动林”描写了夜晚的景象,冷清的萤火虫在草丛中沉寂,而明亮的星光和飞舞的喜鹊则给夜色增添了生机。这里的对比,不仅表现了自然的冷暖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渴望。
最后两句“欲知清绝兴,不寐有孤吟”,诗人表达了对清绝境界的追求,以及在孤独中吟唱的心情,展现了他对自我情感的深刻反思。这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极具艺术魅力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野月来何处:引发对月亮来源的思考,表现诗人对自然的观察。
- 东池柳影深:描绘池塘和柳树的静谧景象,营造出幽静的环境。
- 微生水风力:描写轻风吹动水面的细腻感觉。
- 稍散暝云阴:云影渐渐散去,夜色愈加清晰。
- 冷极萤沈草:表现夜晚的寒冷,萤火虫隐匿在草丛中。
- 明多鹊动林:描绘夜空中星光和树林中飞动的喜鹊,生动而活泼。
- 欲知清绝兴:表达对清幽绝世境界的向往。
- 不寐有孤吟:在不眠的夜晚,独自吟唱,体现孤独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冷极萤沈草”,通过萤火虫的形象来传达寒冷的感觉。
- 对仗:如“明多鹊动林”,构成上下句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类情感,如“微生水风力”。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清幽境界的向往和内心孤独的情感,反映了文人对自然与自我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风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孤独与思考。
- 柳影:代表柔和与静谧。
- 水风:象征自然的轻盈与变化。
- 萤火虫:象征孤寂和微弱的生命力。
- 喜鹊:象征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野月”指的是什么? a) 城市的灯光
b) 自然环境中的月亮
c) 人工照明 -
“微生水风力”中“微生”意为: a) 大量产生
b) 微弱的生起
c) 突然出现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热闹与喧嚣
b) 孤独与思考
c) 兴奋与快乐
答案:
- b) 自然环境中的月亮
- b) 微弱的生起
- b) 孤独与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山居秋暝》描绘了山间秋天的宁静,与《绍隆池上对月》中的夜晚氛围相呼应,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情感的探寻。王维的作品更加侧重于山水的壮丽,而韩维则更强调夜的清冷与孤独,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韩维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