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素同看梅花寄子华》
时间: 2025-01-11 23:53: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林冻卉谁观者,繁艳清香自得子。
天赋好花如有待,日寻幽径不知疲。
未逢驿使空怀远,犹喜山翁亦好奇。
昔岁一觞今一咏,共陶真意不为私。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森林中,凋零的花草谁来观赏呢?梅花的繁艳与清香,自然有它的欣赏者。
天生的美花似乎还在等待着人来欣赏,日复一日,我在幽静的小道上游走,毫无疲倦。
虽然未曾遇到能传递消息的驿使,心中依然怀有远方的思念,然而我仍然乐于和山中的老翁一起分享这份奇趣。
往年我曾与友人共饮一杯,如今我以诗歌相寄,这份真意并不为私利。
注释:
- 寒林:寒冷的树林,强调环境的寒冷。
- 冻卉:冻僵的花草,指冬天枯萎的植物。
- 得子:这里指“得意之子”,即欣赏这些花的人。
- 幽径:幽静的小路,暗示一种隐秘和宁静的环境。
- 驿使:古代传递消息的人,未遇驿使意味着没有人传递消息。
- 一觞:一杯酒,象征着饮酒作乐的情景。
典故解析:
-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梅花象征着坚韧与纯洁,尤其是在寒冬中绽放,象征着不屈的精神。
- 陶真意:可能指的是陶渊明,强调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交情和对真理、自然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生于北宋时期,官至太常少卿,通晓诗文,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梅花盛开的季节,作者与友人一同赏梅,表达了与友人共赏自然之美的情感,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高雅生活的志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与友人共享这份美好的愿望。诗的开头通过描绘寒冷的环境和凋零的花草,展示了一种冷清的氛围,然而梅花的清香和艳丽又为这份冷清增添了一抹色彩,体现出自然的生机。作者在幽静的小路上,尽情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态度。
诗中提到未曾遇到驿使,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但这种思念并未影响到作者对眼前美景的享受,体现了他乐观的人生态度。最后两句则通过饮酒作乐的意象,强调了与友人分享这份美好的真意,不求私利,体现了高洁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热爱,给人以清新之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寒林冻卉谁观者:寒冷的林子里,凋零的花草,谁来观赏呢?(表达环境的萧条)
- 繁艳清香自得子:梅花虽然无人赏识,却自有它的芬芳和艳丽。(强调梅花的独特魅力)
- 天赋好花如有待:天生的美花似乎在等待人来欣赏。(暗示美好事物常常被忽视)
- 日寻幽径不知疲:我日复一日地在幽静的路上游走,毫无疲倦。(表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 未逢驿使空怀远:虽然未遇到传递消息的驿使,心中依然怀有对远方的思念。(表达思念之情)
- 犹喜山翁亦好奇:然而我仍然乐于和山中的老翁一起分享这份奇趣。(表现乐观与分享的情怀)
- 昔岁一觞今一咏:往年我曾与友人共饮一杯,如今以诗歌相寄。(强调友谊持久)
- 共陶真意不为私:这份真意并不为私利,而是对自然与友谊的追求。(总结主题)
修辞手法:
- 比喻:梅花被比作美丽的事物,象征着生命的坚韧。
- 对仗:前后句结构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梅花“自得子”,赋予了花草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传达了一种诗人超然的心境和对世俗利益的淡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林:象征孤寂与清冷。
- 梅花:象征坚韧与清香,代表着高洁的品格。
- 幽径:象征宁静和内心的平和。
- 驿使:象征联系与思念,代表着对远方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观察梅花的人是谁? a) 驿使
b) 观者
c) 山翁 -
诗中提到的“幽径”指的是什么? a) 热闹的街道
b) 幽静的小路
c) 冷清的山谷 -
诗人对美花的态度是? a) 忽视
b) 期待
c) 欣赏
答案:
- b) 观者
- b) 幽静的小路
- c) 欣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的《梅花》描写梅花的坚韧与美丽,情怀相近。
- 《春夜喜雨》:杜甫的《春夜喜雨》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梅花》(王安石)与本诗均以梅花为主题,前者以梅花的美丽和坚韧为主,后者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对友谊的珍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