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偶作
作者:冯道 〔唐代〕
莫为危时便怆神,
前程往往有期因。
须知海岳归明主,
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
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
狼虎丛中也立身。
白话文翻译
不要因为身处危急时刻而感到悲伤沮丧,
前途总是有希望的原因在于你的努力。
要知道,海洋与高山最终会归于明主,
未必所有的天地都会被坏人所陷害。
道德何时曾真正消亡,
各个地方的舟车通行无阻。
只要内心没有任何恶念,
即使在狼虎群中也能立足生存。
注释
- 莫:不要。
- 危时:危急的时刻。
- 怆神:悲伤、忧虑。
- 前程:未来。
- 海岳:指大海和高山,象征大自然的伟大。
- 明主:有道德的统治者。
- 吉人:有德行的人。
- 道德:指伦理道德。
- 舟车:指交通工具。
- 方寸:此处指内心。
- 无诸恶:没有任何恶念。
- 狼虎丛中:比喻险恶环境。
典故解析
“海岳归明主”意指自然界的伟大力量最终会归于有德之人,反映了对道德和正义的信仰。此句可以看作是对历史上许多英明君主的赞美,他们能够治理国家,安定民心。此外,诗中“狼虎丛中”则常用来形容险恶环境或竞争激烈的社会局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道,字子厚,号元明,唐代著名政治家和诗人,曾任宰相,晚年致力于道教。其诗风以清新自然、意蕴深厚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时期,冯道通过此诗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道德的坚守,呼吁人们在困境中保持信念。
诗歌鉴赏
《偶作》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和道德的深刻理解。诗中开篇便直指人们在危难时刻容易产生怆然之情,冯道则提醒读者应当克服这种消极的情绪,积极向前看。接着,他通过“海岳归明主”强调了道德与正义的重要性,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
冯道的语言简洁而有力,运用对偶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结构严谨,韵律和谐。诗的后半部分更是深入探讨了道德的永恒性,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正直与善良始终是人们立足之本。
整体来看,诗歌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强调在逆境中应保持内心的宁静与道德的清明,彰显出唐代士人的理想和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莫为危时便怆神”:提醒人在危机时刻不要过于悲伤。
- “前程往往有期因”:未来常常有希望和原因。
- “须知海岳归明主”:自然界的伟大最终会归于有德之人。
- “未必乾坤陷吉人”:并不是所有的坏人都会得逞。
- “道德几时曾去世”:道德从未真正消亡。
- “舟车何处不通津”:交通无处不在,意味着机遇随处可得。
- “但教方寸无诸恶”:只要内心保持善良。
- “狼虎丛中也立身”:即使身处险境也能生存。
-
修辞手法:
- 对偶:如“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对称工整。
- 比喻:用“狼虎丛中”比喻险恶环境,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在危机中保持内心宁静的重要性,强调道德的力量及正直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仍能坚守信念。
意象分析
- 海岳:象征着伟大的自然力量和道德的归属。
- 狼虎:代表险恶的环境和竞争。
- 舟车:象征着通达的交通和生活的便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明主”指的是?
- A. 有德的统治者
- B. 有名的人物
- C. 未来的领导者
-
诗中“狼虎丛中也立身”的意思是?
- A. 在危险中生存
- B. 在树林中行走
- C. 与野兽搏斗
-
“前程往往有期因”中“期因”的意思是?
- A. 有希望的原因
- B. 未来的安排
- C. 意外的结果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冯道与王维的诗风相似,皆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但王维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而冯道则更侧重内心的道德坚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