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蜜》
时间: 2025-01-11 20:58: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扫蜜
作者:方岳 〔宋代〕
须蜜之人去其国,尽以族行无敢逸。
缀如垂瘤大如囊,低压山墙于我室。
秦人逐客真少恩,客来须看春正酣。
咄嗟已办四山壁,正对桃李开茅庵。
苍头奴解与之语,拥彗招邀聿来宇。
相攸新邑经始忙,先作高台奉盟主。
沈沈夥涉之为王,独无摇毒之虿芒。
熙熙登台坐垂拱,花底退衙春昼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蜜蜂的观察和对待生命的态度。作者认为,蜜蜂是为了生存而离开自己的国家,宁愿为族群奉献,毫不懈怠。蜜蜂的身形像肿瘤一样大,低低地压在我屋的山墙上。秦国人对外来的客人真是少有恩情,客人来时只能在春天的美景中感受些许温暖。轻声呼唤,已经把四周的山壁整理好了,正对着桃花和李花开满的茅庵。仆人闲聊时也会告诉我,邀请朋友们一起来聚会。新建立的城市正在忙碌,先修建高台来供奉盟主。沉沉地渡过日子的人们都在忙于为王,唯独没有被毒虫侵扰的痛苦。热热闹闹地登上高台,坐着享受春日的悠长时光。
注释
- 须蜜:指的是蜜蜂,通常用来形容勤劳。
- 秦人:指古代秦国的人,诗中暗示对外来者的冷漠。
- 桃李: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繁荣。
- 茅庵:指简单的居所或庙宇,表达对自然的亲近。
- 苍头奴:指杂役,可能是诗人的仆人。
- 盟主:指统治者或领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受到赞誉。他的诗作常常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体现出一种和谐的世界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春日的午后,诗人目睹周围的自然景象,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在这个社会背景下,诗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诗歌鉴赏
这首《扫蜜》以蜜蜂为象征,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切感悟。蜜蜂勤劳的形象与诗人对待生活的态度相呼应,体现了对奉献精神的赞美。诗中描绘了一个春意盎然的场景,桃李盛开,给人以生机和希望。诗人在面对时代的冷漠与人情的淡薄时,选择了用自然的美丽来慰藉自己的心灵。
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相结合,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中的“秦人逐客真少恩”一句,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批判,暗示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疏离。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性、生命和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须蜜之人去其国”描绘了蜜蜂为生存而离开自己的栖息地,象征着奉献与牺牲。
- “尽以族行无敢逸”表示蜜蜂为族群而努力,体现团结的精神。
- “缀如垂瘤大如囊”形象地描绘了蜜蜂的样子,给人以生动的印象。
- “秦人逐客真少恩”暗示人际关系的冷漠,反映社会的无情。
- “咄嗟已办四山壁”暗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整理与关注。
- “正对桃李开茅庵”则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蜜蜂比作为生存而努力的人,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诗中使用对仗的手法,如“正对桃李开茅庵”,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生命的奉献与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人通过对蜜蜂的观察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社会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蜜蜂:象征勤劳与奉献。
- 桃李:代表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茅庵:象征隐逸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方岳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
诗中提到的“秦人”主要指的是?
A) 古代的商人
B) 农民
C) 外来客
D) 古代的士兵 -
诗中的“桃李”象征什么?
A) 冬天的萧条
B) 春天的繁荣
C) 夏天的热烈
D) 秋天的丰收
答案
- B) 宋代
- C) 外来客
- B) 春天的繁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方岳的《扫蜜》和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但方岳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杜甫则更多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苦闷。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方岳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