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久矣寒窗美曲肱,绝交书到短檠灯。
向来问舍渔樵侣,肯作归堂粥饭僧。
耕罢夕阳牛觳觫,睡残明月鹤鬅鬙。
年来老懒力学相似,见兔何能便放鹰。
白话文翻译:
许久以来,我在寒窗下静静欣赏美妙的乐曲,朋友的书信到了,照在短小的油灯上。
我曾向渔夫和樵夫打听过你的住处,他们愿意为我准备一碗回家的粥饭。
耕作完毕,夕阳下牛的鸣叫声回荡,明月下我在残梦中见到鹤在飞翔。
这些年来我变得懒散,学习的态度与以前相似,看到兔子时又怎能放下我的猎鹰呢?
注释:
- 寒窗:指寒冷的窗户,象征学习的环境。
- 绝交:断交,古时朋友之间的断交。
- 檠灯:一种小灯,古时用油灯照明。
- 渔樵:捕鱼和砍柴的人,代指普通百姓。
- 归堂粥饭僧:回到家中,和僧人一起吃粥和饭。
- 觫觫:牛的叫声。
- 鬅鬙:鹤的叫声。
- 懒力学:懒散地学习,失去学习的动力。
- 见兔放鹰:古语,猎人见到兔子时就放出鹰来捕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字季明,号玉山,宋代诗人,官至太常博士。他以诗文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描写田园生活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诗作于宋代,反映了作者在学习与生活之间的矛盾,以及对友人和田园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次韵》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方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学习与生活的矛盾。开篇的“久矣寒窗美曲肱”展现了他在学习中的孤独与坚持,寒窗的意象传递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随后的“绝交书到短檠灯”则通过书信传递的情感,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联系。
在诗中,方岳通过描写渔夫和樵夫的角色,表现出对大自然与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他向渔樵侣询问友人的住处,意在表达对友谊的珍视与渴望。在耕作与休息的描写中,“耕罢夕阳牛觳觫,睡残明月鹤鬅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田园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最后两句“年来老懒力学相似,见兔何能便放鹰”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尽管年岁已长,个人的懒惰与现实的责任使他难以全心投入学习,面对猎物时的犹豫又反映出他对人生选择的思考。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寻,是对平淡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久矣寒窗美曲肱:长久以来,我在寒冷的窗前静听美妙的乐曲,展现了诗人长时间的学习情景。
- 绝交书到短檠灯:收到朋友断交的书信,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谊的惋惜。
- 向来问舍渔樵侣:向渔夫和樵夫打听朋友的住处,表现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关注。
- 肯作归堂粥饭僧:他们愿意为我准备回家的简单粥饭,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简单而纯粹的向往。
- 耕罢夕阳牛觳觫:耕作结束后,夕阳下牛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田园意境。
- 睡残明月鹤鬅鬙:在残梦中看到明月下的鹤,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思考。
- 年来老懒力学相似:年纪渐长,懒散的学习态度与年轻时相似,体现出对自身的反思。
- 见兔何能便放鹰:面对猎物时的犹豫,反映出诗人对人生选择的困惑与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如“耕罢夕阳”和“睡残明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学习比作放鹰捕兔的过程,突出了学习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在学习与生活中,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寒窗:象征学习的孤独与艰辛。
- 短檠灯:代表着夜晚的学习和对友人的思念。
- 渔樵:普通人的劳动与生活,体现出对朴素生活的向往。
- 夕阳与明月:代表时间的流逝,暗喻人生的转瞬即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方岳的《次韵》写的是哪种情感?
- A. 孤独
- B. 欢愉
- C. 愤怒
-
诗中提到的“渔樵”指的是什么人?
- A. 学者
- B. 劳动者
- C. 官员
-
“见兔何能便放鹰”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 A. 学习
- B. 人生选择
- C. 友谊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描绘了田园生活与个人情感。
- 王维的《鹿柴》: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静谧生活的探寻。
诗词对比:
- 方岳与陶渊明的诗作都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方岳更多地关注人际关系的疏离,而陶渊明更偏重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方岳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