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即事》

时间: 2025-01-26 04:00:26

家人不寄扊扅诗,直恐藁砧官尚微。

到了不过相爱耳,未论此语是耶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家人不寄扊扅诗,
直恐藁砧官尚微。
到了不过相爱耳,
未论此语是耶非。

白话文翻译

我家的人不寄来扊扅诗,
只是因为担心藁砧的官职还很微不足道。
到了这里不过是相互爱慕而已,
未必讨论这些话是对是错。

注释

  • 扊扅诗:扊扅(zhēn)是指一种轻松的诗歌,可能暗指家庭之间的轻松交流。
  • 藁砧:藁砧(gǎo zhēn)指的是在古代,藁砧是指一种粗糙的木头,可能象征着微薄的官职或地位。
  • 相爱耳:意指彼此之间的感情,仅仅是相互欣赏、喜爱而已。
  • 是耶非:这里的“是耶非”表示对某种事情的判断和讨论,含有不确定的意思。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引用具体的典故,但通过“藁砧”可联想到古代官员的微薄地位,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地位的感慨。诗中“家人不寄”的情境,可能暗示着诗人与家人之间的疏离以及对家庭关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风清新脱俗,常反映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情感。方岳的诗作注重词句的简洁与含蓄,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可能是在诗人身处某种官职或社会环境中,感受到家庭与社会之间的隔阂,以及对亲情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简单生活和真实情感的珍视。

诗歌鉴赏

“道中即事”这首诗,虽然字数不多,却蕴含着深邃的情感和对家庭关系的思考。开头提到“家人不寄扊扅诗”,表现出一种疏离感,暗示诗人与家人之间缺乏交流。接着“直恐藁砧官尚微”,则揭示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自觉,似乎在反思个人在家庭中的角色与责任。

从“到了不过相爱耳”这一句来看,诗人似乎在总结人与人之间最简单、最本质的情感。即使在社会地位的牵绊下,最终追求的仍是那份纯粹的爱。这种思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尤为重要,因为人们常常被世俗的名利所困扰,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需求。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种对家庭温情的渴望以及对社会地位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洞察。诗中情感真挚,意蕴深远,让人倍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家人不寄扊扅诗:表达了诗人与家人之间缺乏交流,造成了一种孤独感。
  2. 直恐藁砧官尚微:反映出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自省,意识到自己的微薄地位可能影响家庭的联系。
  3. 到了不过相爱耳:强调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是相互的爱,超越了社会地位的限制。
  4. 未论此语是耶非:表现出对话语的无所谓,最终关心的只是彼此的真诚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的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反问:通过“未论此语是耶非”引发读者思考,增强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庭情感的珍视以及对社会地位的无奈思考,强调了人际关系中最根本的情感——爱,超越了世俗的纷扰。

意象分析

  • 扊扅诗:象征家庭之间轻松的交流和温暖的情感。
  • 藁砧:隐喻社会地位的微薄,反映出身份与情感的矛盾。
  • 相爱:代表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纽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家人不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A. 对诗的内容不感兴趣
    • B. 社会地位的问题
    • C. 与家人关系疏远
    • D. 忘记了寄送
  2. “到了不过相爱耳”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只要有爱,就无所谓其他
    • B. 爱情是微不足道的
    • C. 社会地位比爱情更重要
    • D. 只有爱情才能维持家庭

答案

  1. B. 社会地位的问题
  2. A. 只要有爱,就无所谓其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道中即事》均表达了对家人和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孤独的感受,后者则突出了家庭情感的缺失与对爱的重要性的思考。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相通之处,但主题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