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时间: 2025-01-22 23:33:34

十二月都人供暖箑。

宫中障面霜风猎。

甲第藏钩环侍妾。

红袖擪。

笑歌声送金蕉叶。

倦客玉堂寒正怯。

晓洮金井冰生鬣。

冻合灶觚饧一碟。

吴霜镊。

换年懒写宜春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家傲
作者: 欧阳玄〔元代〕

十二月都人供暖箑。宫中障面霜风猎。甲第藏钩环侍妾。红袖擪。笑歌声送金蕉叶。倦客玉堂寒正怯。晓洮金井冰生鬣。冻合灶觚饧一碟。吴霜镊。换年懒写宜春帖。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十二月,城里的居民都在用暖气供暖。宫廷里,窗户上挂着挡风的帘子,抵御着霜风的侵袭。豪华的宫殿中,侍女们佩戴着钩环装饰,红袖轻摇,欢声笑语中送走金蕉叶。疲惫的客人在玉堂内感到寒意袭人,早晨的金井边冰冻了水面。灶台上冻住的食物只剩下一小碟的甜点。吴霜的镊子,换了年头却懒得写春帖。

注释:

  • 都人:指城市中的人们。
  • 供暖箑:供暖用的器具或方法。
  • 障面:遮挡的窗帘。
  • 霜风:寒冷的风。
  • 甲第:宫殿或豪华的建筑。
  • 钩环:一种装饰物。
  • :摇动、晃动。
  • 金蕉叶:蕉叶色泽金黄,象征美好。
  • 倦客:疲惫的客人。
  • 玉堂:指华美的厅堂。
  • 晓洮:清晨的水面。
  • 冻合:冻得合在一起。
  • 灶觚:灶上的器具。
  • 吴霜:指冬季的霜。
  • 宜春帖:春天的祝福信。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突出的典故,但描绘了元代冬季宫廷生活的细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豪华与奢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阳玄,元代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在元代,社会经济逐渐发展,豪华的宫廷生活与平民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诗中反映的冬日景象,可能是对寒冷天气与人情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寒冷冬季的宫廷生活,展现了极其细腻的生活场景,诗人用生动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温暖却又带着寒意的氛围。开篇的“十二月都人供暖箑”,便将读者带入一个严寒的冬天,接着通过“宫中障面霜风猎”,进一步渲染了宫廷的奢华与对抗寒风的努力。诗中反复出现的“红袖擪”、“笑歌声”,则展现了宫女们的欢快与热闹,形成了诗中的一抹亮色。

在这种奢华与寒冷的对比中,诗人引入了“倦客玉堂寒正怯”,突显出那种虽然身处华丽环境,但内心却感到孤独与寒冷的复杂情感,似乎在暗示着即使在富贵中,人的内心仍然会感到疲惫与冷落。结尾的“换年懒写宜春帖”,更是把这种复杂的情感推向高潮,暗示着对新年春日的期待与懒散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二月都人供暖箑:描绘寒冬中人们的供暖情景,体现出冬日的寒冷。
  • 宫中障面霜风猎:描写宫廷中抵御寒风的情景,表现出奢华生活的细节。
  • 甲第藏钩环侍妾:展现宫中侍女们的华丽装饰,增添了宫廷的色彩。
  • 红袖擪: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侍女的动作,带来动感。
  • 笑歌声送金蕉叶:欢乐的气氛与美好的象征,表现出生活的美好。
  • 倦客玉堂寒正怯:表达疲惫感与寒意的对比,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晓洮金井冰生鬣:生动描绘出清晨的冰冻水面,展现出严寒的自然景象。
  • 冻合灶觚饧一碟:生活的简单与寒冷的现实,形成对比。
  • 吴霜镊:连结季节变化的元素,暗示时间的流逝。
  • 换年懒写宜春帖:对新年的期待与懒散的情感交织,富有哲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蕉叶”,象征着美好的愿望。
  • 拟人:如“倦客”,赋予客人以人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描绘宫廷冬日生活的同时,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复杂感受。奢华与寒冷的对比,体现了人在富贵生活中的孤独与疲惫,表达了一种对温暖与幸福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风:象征困扰与挑战。
  • 红袖:象征美好与欢快。
  • 金蕉叶:象征美好的愿望与生活。
  • 玉堂:象征华贵生活的场所。
  • :象征寒冷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红袖”象征什么? A. 寒冷
    B. 欢快
    C. 疲惫
    D. 孤独

  2. “倦客玉堂寒正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富贵荣华
    B. 孤独与疲惫
    C. 欢乐与热闹
    D. 温暖与幸福

  3. “换年懒写宜春帖”中的“懒”字表达了什么? A. 对新年的期待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春天的渴望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家傲·秋思》 - 范仲淹
  • 《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

诗词对比: 与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相比,欧阳玄的《渔家傲》更注重描绘冬季宫廷生活的细节与情感,而范仲淹则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秋天的思乡之情,两者在意象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元代文学研究》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