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旭日高山上,秋天大海隅。
黄花罗粔籹,绛实簇茱萸。
病久欢情薄,乡遥客思孤。
无心同落帽,天际望归途。
白话文翻译:
在高高的山上,旭日东升,映照着秋天的海角。黄花如绸带般摇曳,红色的果实簇拥着茱萸。久病的我,欢愉的情怀变得稀薄,遥远的故乡使我思念孤独。无心与他人同欢,唯有在天边眺望归途。
注释:
- 旭日:早晨的太阳,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高山:象征高远、坚定,也可能暗示孤独与距离。
- 秋天:蕴含丰收、成熟的意象,也有凋零与离别的意味。
- 黄花罗粔籹:黄花如同绸缎一般,形象生动,表现了秋日的美丽。
- 病久:形容长期生病,暗示诗人身心俱疲。
- 乡遥:故乡遥远,显得思念更加深切。
- 无心同落帽:无心与他人同欢,表明内心的孤寂。
典故解析:
- 茱萸:古代常用作中秋节的象征,寓意思念和团圆。
- 高山:常用作隐喻,表示志向高远或面临的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诗人,性格豪放,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多描绘人生哲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九日越台》创作于诗人身处病痛和思乡之际,秋日的景象与诗人的心境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内心的孤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色,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头两句以“旭日高山”和“秋天大海”构建了一个极具视觉冲击的画面,象征着新的开始与丰收的季节,然而接下来的黄花和茱萸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美。诗中“病久欢情薄”的句子,展现了诗人因病而产生的对生活的无奈与失落,情感的稀薄使得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明显。最后两句中,诗人无心与他人同欢,唯有在天边眺望归途,流露出深深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在明快的外表下,隐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愁苦,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旭日高山上: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象征希望。
- 秋天大海隅:秋天的海角,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
- 黄花罗粔籹:黄花在秋风中摇曳,象征着生命的美好。
- 绛实簇茱萸:茱萸的果实红艳欲滴,象征着思念的浓烈。
- 病久欢情薄:长期生病,使得内心的欢愉变得微薄。
- 乡遥客思孤:故乡的遥远让思念更加孤独。
- 无心同落帽:表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心情消失。
- 天际望归途:眼望天边,思绪回归故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花比作绸带,生动形象。
- 对仗:如“病久欢情薄,乡遥客思孤”,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内心的孤独,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旭日:象征希望与新生。
- 高山:象征远大理想与孤独。
- 秋天:象征成熟与离别。
- 黄花:象征美好与生命的脆弱。
- 茱萸:寓意思念与团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病久欢情薄”意指什么? A. 长期生病,导致快乐减少
B. 生病很久后恢复健康
C. 感觉快乐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黄花”用来比喻什么? A. 美丽
B. 脆弱的生命
C. 忧伤的情感
答案:B -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快
B. 孤独与思乡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了孤独与思乡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达出深刻的情感。
- 《月夜忆舍弟》:在对兄弟的思念中,也反映了离别后的孤独感,两者的情感基调相似,均展现了对亲情和故乡的深切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李群玉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