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后赠冯姬》
时间: 2025-05-04 18:05: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后赠冯姬
作者: 李群玉 〔唐代〕
黄昏歌舞促琼筵,
银烛台西见小莲。
二寸横波回慢水,
一双纤手语香弦。
桂形浅拂梁家黛,
瓜字初分碧玉年。
愿托襄王云雨梦,
阳台今夜降神仙。
白话文翻译:
在黄昏时分,歌舞催促着华丽的宴席,
银烛的光辉照耀着西边的小莲花。
细腻的波纹如二寸的水面缓缓回荡,
一双纤细的手指在香弦上轻声低语。
桂花的形状轻轻拂动着梁家女子的黛眉,
瓜字刚刚分开,似乎是碧玉般的年华。
我愿意将我的梦想寄托于襄王的云雨之中,
今夜在阳台上降临的将是神仙。
注释:
- 琼筵:指美酒佳肴的宴席。
- 小莲:指西边的小莲花,形象生动。
- 二寸横波:形容水面波纹细腻,二寸的描述增添了细腻感。
- 香弦:形容乐器的弦,带有香气的音乐。
- 桂形:桂花的形状,描绘出优美的意象。
- 瓜字:指瓜字的形状,可能代表年轻的女子。
- 襄王:指襄王,寓意与神秘的情感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群玉,唐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常写诗于宴席、月夜等场景,擅长表现爱情与离愁。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宴席之中,表达了作者对冯姬的倾慕之情,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期盼。
诗歌鉴赏:
《醉后赠冯姬》是一首充满浓郁情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黄昏时的宴席场景,展现了一个美丽而浪漫的氛围。诗的开头,歌舞与琼筵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欢快的气氛,令人沉浸于美酒与音乐之中。随着银烛的光辉,诗人又引入了小莲花的意象,象征着纯洁与美好,令人在视觉与情感上得到双重享受。
接下来的描写,水面波纹的细腻和纤手弹奏的清脆,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浪漫的情景。桂花和瓜字的意象则增添了一种温柔的气息,表现出年轻女子的娇美与青春的气息。最后,诗人愿意将自己的梦想托付于襄王的云雨之中,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期许,同时也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令人向往。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优美与细腻,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昏歌舞促琼筵:黄昏时分,歌舞声催促着华丽的宴席,暗示着欢乐的气氛。
- 银烛台西见小莲:银色的烛光洒落,映照出西边的小莲,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 二寸横波回慢水:水面波纹细腻,形容宴席的宁静与优雅。
- 一双纤手语香弦:乐器的演奏与轻声细语,突显了情感的细腻与温柔。
- 桂形浅拂梁家黛:桂花的形状轻轻拂动,描绘出美丽女子的眉黛,增添了美感。
- 瓜字初分碧玉年:瓜字的形状象征青春,增添了朝气。
- 愿托襄王云雨梦:愿意将梦想寄托于襄王的云雨之中,表现了对未来的憧憬。
- 阳台今夜降神仙:在阳台上降临的神仙,寓意着梦想成真与美好的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桂形浅拂”通过比喻增强了视觉效果。
- 对仗:如“银烛台西见小莲”,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云雨梦”和“神仙”,创造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境界。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对青春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琼筵:象征奢华与欢乐的宴席。
- 小莲:代表纯洁美好的爱情。
- 香弦:象征音乐与情感的细腻。
- 桂形:象征美丽与优雅。
- 瓜字:代表青春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醉后赠冯姬》是谁的作品? a) 李白
b) 李群玉
c) 杜甫
答案:b) 李群玉 -
诗中“银烛台西见小莲”中的“小莲”象征什么? a) 美好事物
b) 年龄
c) 哀愁
答案:a) 美好事物 -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忧伤
b) 欢快
c) 渴望
答案:c) 渴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醉后赠冯姬》:两者都在黄昏或夜晚的背景下,表达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但《月夜忆舍弟》更侧重于亲情,而《醉后赠冯姬》则聚焦于爱情的渴望与美好。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群玉相关研究文章和资料。